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商务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特许经营

【答案】特许经营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按我国法律规定,特许经营是一种销售商品和服务的方法,而不是一个行业。

作为一种商业经营模式,在特许经营经营过程和方法中有以下四个共同特点:①个人(法人)对商标、服务标志、独特概念、专利、经营诀窍等拥有所有权;②权利所有者授权其他人使用上述权利;③在授权合同中包含一些调整和控制条款,以指导受许人的经营活动;④受许人需要支付权利使用费和其他费用。

2. 全球战略

【答案】全球战略又称全球化战略,是跨国公司从全球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有限资源,抓住全球性机遇,进行全球性选择和部署,确定全球性战略目标。决策者不受民族、国家的限制,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取得最佳的长期总体效益。换言之,它是跨国公司在变动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略。而不是孤立地考虑一个国家的市场和资源。全球战略要求在多国基础上取得最大经济收益,而不是斤斤计较于国际业务活动中一时一地的损失。从历史角度看,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大发展阶段的产物。

二、简答题

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与趋势,我国在近年来也明显加快了构建自由贸易区(FTAs )协定的步伐。请从国际商务的视角阐述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应该如何充分利用我国已经实施的FTAs 协定来获得新的发展和机遇。

【答案】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为适应这种形势,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冲破行政区经济的束缚,深化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国家及地区经济增长实力。中国的生产企业,应抓住机会,利用自由贸易区的好处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当然,在享受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好处时要规避它的劣势,从而得到最大的收益。

(1)经济一体化可以给我国带来的好处有:

①提高谈判地位,从而使国际贸易条件改善成为可能。

经贸集团对成员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从而在谈判中的话语权也加重,从而能使有利于我国企业发展的制度建立起来。以欧盟为例,在GATT 和WT0的多边贸易谈判中,欧盟以集团身份与其他缔约方和成员方谈判,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维护集团成员的贸易利益。

②由于较好地开发出规模经济的优势,使生产水平得以提高,进而使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可能。

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在排斥非成员国进口的同时,为成员国之间的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有成员国的国内市场组成一个统一的区域性市场,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进一步增强贸易区内的企业对外,特别是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自由贸易区所创造的市场扩大效应引发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③强化的竞争带来了经济效益的调整,加强了企业的融合与竞争。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加强了市场竞争,摧毁了原来各国备受保护的市场,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增强了比较价格作为相对稀缺性指标的可靠性。即使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在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存在的条件下,市场竞争也将闲置或削减寻租、合谋等滥用非市场力量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并将刺激公司改组和产业合理化,推动先进技术的广泛使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和增进社会利益。

④生产率的提升使按照比较优势提高专业化的水平成为可能,从而吸引投资。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引起专业化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竞争程度增强和对技术进步的迫切追求。所有这些都成为吸收投资、刺激投资的重要因素。如果成员国因为组建自由贸易区而增加国民收入,则投资又会随着收入和储蓄的增长而增长。自由贸易区不仅刺激国内投资增长,还存在着吸引国外投资的可能性,成员国资本将会重新配置,以提高投资回报率。

⑤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进了质量。

就一个自由贸易区内部来说,其市场趋于统一,从而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生产率,并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素质。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促使企业家精神在自由贸易区成员方之间传播和发扬,导致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些都将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提高要素利用率,降低要素闲置的可能性,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负面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会出现贸易转移。贸易壁垒很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把来自外部国家的进口供应转移给经贸集团内的国家,如果被排斥的外部供应厂商的商品价格低于成员内部供应的商品,这样就可能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下降。

4. 以一国为中心、以多国为中心和以全球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各有哪些主要优缺点?它们各在何时适用?

What are the mai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thnocentric, polycentric, and geocentric approaches to staffing policy? When is each approach appropriate?

【答案】(1)以一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是指所有关键的管理职位都是由母国的人员担任。

它的优势有:①克服东道国缺少称职的管理者的不足;②统一的文化;③有助于转移核心竞争力。它的劣势有:①在东道国产生不满;②导致文化短视。以一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适用于国际战略。

(2)以多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要求在母国人员占据了公司总部的关键职位的同时,子公司管理层由东道国人员担任。它的优势有:①避免文化短视;②实施成本低。它的劣势有:①限制职业流动性;②隔离总部与国外子公司。以多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适用于本土化战略。

(3)以全球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在整个组织内不考虑国籍因素为关键岗位寻找最佳人选。这种政策有许多优点:①有效利用人力资源;②有助于建立浓厚的企业文化和非正式的管理网络。但也有不足:①国家移民政策可能会限制该政策的实施;②成本高。以全球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适用于全球标准化战略和跨国战略。

5. 研究显示,许多外派人员遇到了既会影响他们在国外任职的有效性,也会限制在他们回国时对公司贡献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后果如何?企业如何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

Research suggests that many expatriate employees encounter problems that limit both their effectiveness in a foreign posting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company when they return home. What are the main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how might a firm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uch problems?

【答案】(1)配偶难以适应、经理人员本人难以适应新环境、其他家庭问题、经理人员私人和情感的成熟度和难以担当起国外重任是外派失败率持续走高的主要原因。

(2)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外派人员不能在国外很好地发展,结果导致提前回国和高离职率两个后果的发生。

(3)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挑选程序、培训和管理发展规划来减少外派失败的发生率。

最易在国外任职成功的外派经理人员通常具备以下素质:拥有自尊、自信和良好的心态;能与东道国人员相互交往;愿意使用东道国的语言;能够理解他国人员行为的原因等。

外派经理的培训项目通常包括文化培训、语言培训和实践培训。文化培训有助于经理人员移情于东道国文化,从而提高与东道国人员交往的有效性。语言培训有助于提高外派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使他们更加容易融入外国文化,从而有助于与他人进行交往。实践培训旨在帮助外派人员及其家人适应东道国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规律形成得越快,外派人员及其家人适应的成功率就可能越高。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但要为其外派人员制定良好的筛选程序和培训计划,也必须为外派人员的归国问题制定合理的规划,应该为他们物质和专业的前景变换做准备,并利用他们在国外获得的知识经验。

6.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及各自的含义是:

(1)非歧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