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615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报业集团

【答案】报业集团,是企业集团的一种具体形式,是指以报纸出版发行为主体目标,形成以报纸出版发行,新闻信息、新闻资产管理等为主要内容,按多元化发展原则,向其他行业渗透,从而为报业主体产业服务的组织结构。

这一定义揭示了报业集团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报业集团必须坚持以影响力较大的报纸为主体; 第二,报业集团应包括多家新闻媒体和依托报业集团的功能向外延伸,同时拥有数家报刊媒体和相关实业; 第三,报业集团应该拥有比较雄厚的人才实力、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拥有办好报业集团的物质条件,拥有强大的资产实力和相对充裕的资金,并进行新闻资产的管理和经营。

10一珠江模式”

答: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这标志着广播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该台每天逢整点播出信息,逢半点播出新闻,各19次,平均每天播发科技和经济信息110条。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全部节目都设主持人,以两三个小时为一节,播出综合性内容,即所谓的大板块节日,大部分为直播,使听众能更多地参与节日,大量播出群众来信、讲话录音和点播、提问、发表评论或提出批评意见等。珠江经济台的这套做法称为“珠江模式”,而其精髓在于将听众当做主人,平等地进行交流。

2. 《救亡日报》

【答案】《救亡日报》是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创刊于1937年8月24日,郭沫若担任社长,夏衍(代表共产党)、樊仲云(代表国民党)任总编辑。该报后几经停刊、复刊,直至1941年2月28日被国民党有关当局勒令停刊。

《救亡日报》在名义上是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报纸,但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该报的宣传报道特点是:不登中央社和外国通讯社的消息,也不登广告。专稿多,特稿多。许多著名人士如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邹韬奋、陶行知等都为它写过政论或诗词。抗日战争胜利后,《救亡日报》于1945年10月改名《建国日报》在上海复刊,同月又被国民党政府查禁。

3. 《红星报》

【答案】《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由红军总政治部主持出版,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刊。1933年5月后,邓小平任主编,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陆定一接任主编。该报铅印4开,初定为五日刊,实际有时两天出一期,有时半月出一期,还出过“号外’夕,一度出过32开本小册子。1933年增出《红星副刊》,发行量曾达到17000份。报纸设有“扩大红军”、“红星号召”、“党的生活”、“军事知识’夕、“红军生活”等,它的任务是“加强红军里的一切政治下作,提高红军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实现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大会的决议,完成使红军成为铁军的任务”。红军长征后,随军出版,但改为油印,每期印七八百份发至连队。1935年8月3日《红星报》停刊。

4. 《华西都市报》

【答案】《华西都市报》创刊于1995年1月1日,是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它首创“市民生活报”定位,制定“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方针,自创“敲门发行学,,,创立“区域组合城市”的新型城市报市场策略,以自身的成功模式影响、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市场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5. 《新闻学》

【答案】《新闻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徐宝磺著,1919年12月由北大出版部以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名义出版。该书对新闻学的重要问题都有系统的说明。蔡元培称赞它是我国新闻界的“破天荒”之作。正如徐宝磺在该书的《自序》中所说,该书“取材于西籍者不少”,但“对于新闻学的重要问题,则皆有系统的说明:而讨论新闻纸的性质与其职务,及新闻之定义与其价值,自信所言,颇多为西方学者所未言及者”。

6. 知识沟

[分析]基本传播理论知识点的考察。主要答题要点包括:时间、任务、理论基本内容、影响等。题目难度较为简单,注意回答全面。

【答案】“知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这一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知沟”理论提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

7. 爱德华·默罗

【答案】爱德华·罗斯科·默罗是美国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1935年进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937年开始主持该公司欧洲办事处工作。1938年他首先从维也纳向美国听众报道了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的消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从伦敦报道战况新闻,多次在英国广播公司大楼屋顶上进行德国空军轰炸伦敦的现场实况报道。他报道新闻的第1句话“这里是伦敦”在美国流传很广。

他的客观、冷静的报道风格赢得了美国听众的信任。1954年,他在自己主持的“现在请看”电视节目中,持续地揭露了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侵犯人权的丑行,受到美国舆论界的赞赏,被誉为电视节目的开拓者。曾获国际埃米奖。

8. 二级传播理论

【答案】二级传播理论是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20世纪40年代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理论假说。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和影响不是直接流向一般的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即大众传播一一意见领袖一一一般受众。意见领袖指的是那些对大众媒介保持较多接触,在特定领域能够对他人发挥个人影响的人。两级传播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强调大众传播的效果受到人际传播的制约。

社会学家罗杰斯在考察农村革新事物的普及过程时,把大众传播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是“一级”的,即媒介信息可以直接抵达一般受众; 而影响的传播则是“N 级”的,其间经过大大小小的意见领袖的中介。这样以来,两级传播假说便发展成“N 级传播”假说。

9. 乔治·欧内斯特·莫理循(GeorgeErnestMorrison )

【答案】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GeorgeErnestMorrison , 1862年2月4日一1920年5月30日),是澳大利亚出生的苏格兰人,1887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医科。大学毕业后开始环游世界,他整理一路的日记和照片,出版了《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噪,并被英国《泰晤士报》聘为驻华首席记者。他是一位与近代中国关系密切的旅行家及政治家。1912年,莫理循辞去《泰晤士报》的工作,接受中国政府的邀请,出任袁世凯的政治顾问,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薪水。莫理循在政治顾问这个职位上一直做到第四任总统徐世昌时期。莫理循文库东渡后,1924年岩崎久弥在其基础上建立了东洋文库。几经扩充,今天的日本人称它是“东方学家的麦加”,而中国人却只能东渡日本去利用莫理循藏书。这段历史也因此成为中国学术的“伤心史’夕,成为中国学者心中的一大憾事。

10.《神州日报》

【答案】《神州日报》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7年4月2日在上海创刊,由于右任主持创办。报名“神州’,,是为了“唤起中华民族之祖国思想,激发潜伏之民族意识”。该报在“有闻必录”的掩护下,详细报道了秋瑾烈十遇害的经过和各地武装起义的消息,揭发贪官污吏的罪行,披露列强凯觑我国蒙藏边疆和东北地区的阴谋,很受读者欢迎。创刊80天后报馆遭火灾,于右任无力恢复而退出,由杨毓麟等接办。

二、简答题

11.简述邵飘萍对新闻事业的主要贡献。

【答案】邵飘萍是民国初期的著名记者,被称为“新闻界的全才”。他的主要新闻活动和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