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10专业基础理论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伊戈尔王》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鲍罗廷创作的四幕歌剧作品,根据古代史诗《伊戈尔王远征记》写作,叙述12世纪时,伊戈尔公爵远征钦察汗国,被波洛维茨人俘获的故事。这部歌剧显示出作曲家强烈的个性特征,被认为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作,剧中第二幕的波洛维茨舞常单独演奏。
2. 德彪西
【答案】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创作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牧神午后》《大海》《夜曲》,钢琴作品《前奏曲集》《版画》《贝加莫组曲》,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等,德彪西的音乐从旋律、节奏、和声到曲式及配器都试图摆脱传统束缚,启示了20世纪作曲家的创作技法。
3. 《平均律钢琴曲集》
【答案】巴赫为键盘乐器而作的两套曲集,第一集1722年左右完成于克滕,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第二集1740年左右在莱比锡汇集编纂。每集各有24首前奏曲和赋格,用遍24个大小调写作,每一首前奏曲与赋格置于同一调性上,但主题间没有联系。前奏曲形式自由,赋格曲显示了巴赫卓绝的对位创作技艺。曲集证实了十二平均律的优越性,进一步确立了西方大小调式,是巴赫键盘作品的最高杰作。
4. 德沃夏克
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答案】创作遍及声乐与器乐的各个领域。作有9部交响曲(如
《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11部歌剧(如《水仙女》)、40多首室内乐(如钢琴三重奏“杜姆卡”)、以诗人爱尔本的叙事诗集《花束集》为题材写作的交响诗(如《金纺车》)等。曾在美国任职,部分作品体现出黑人和印第安人音乐的影响。
5. 维瓦尔第
【答案】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作有歌剧、教堂音乐和各种器乐合奏,500多首协奏曲是其创作的核心,他继托雷利之后进一步确定小提琴独奏协奏曲的形式结构,发展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创造了富于戏剧性的演奏风格,并为当时几乎每一件乐器都写作了协奏曲,对后世协奏曲发展有重要影响,他还是标题音乐的先行者,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前附有说明音乐内容的短诗。
6. 《未完成交响曲》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b 小调第八交响曲》的别称,只有两个完整的乐章,第I 乐章有草稿留下,是1822年为感谢格拉兹音乐协会选他为荣誉会员而题赠的作品,1865年被发现,在维也纳首演。关于该作品为何没有完成,众说纷纭。
二、简答题
7. 简述莫扎特的创作和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他是脱离教堂、宫廷,走入“自由音乐家”行列的先行者。
(2)代表作品:
莫扎特的创作几乎涉及音乐的所有领域:41首交响曲,二十多部歌剧,27首钢琴协奏曲,7首小提琴协奏曲,各种器乐协奏曲、奏鸣曲以及26首弦乐四重奏等。代表作分别为:
①歌剧:德语歌唱剧有《后宫诱逃》《魔笛》; 意大利喜歌剧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或译《唐乔瓦尼》)《女人心》; 意大利正歌剧有《伊多梅纽》等。
②交响曲:最后三部最突出,它们是《降E 大调交响曲》(K.543). 《g 小调交响曲》(K.550)和《C 大调交响曲》(K.551)。
③协奏曲:钢琴协奏曲中的《d 小调协奏曲》(K.466), 《c 小凋协奏曲》(K.491); 小提琴协奏曲中的《G 大调协奏曲》(K.216), 《D 大调协奏曲》(K.218), 《A 大调协奏曲》(K.219)以及《A 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 1791年)等。
④室内乐:在26首弦乐四重奏中,最著名的是献给海顿的6首(K.387, K.421, K.428,K.458,K.464,K.465,1782~1785年); 另外,《“哈夫纳”小夜曲》(K.250)和《G 大调弦乐小夜曲》也是著名作品。
⑤其他作品:较著名的有《A 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 《c 小调弥撒》(K.427)和他临终前创作的《安魂曲》。
(3)艺术成就:
①莫扎特对音乐的最大贡献体现在歌剧领域,他继承了格鲁克歌剧改革的思想,但又与格鲁
,克不同,主张“诗必须服从音乐”以音乐至上的原则创造了一部部世人为之震撼的作品,他的《魔
笛》为德国歌唱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费加罗的婚礼》成为喜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②协奏曲是莫扎特在歌剧以外成就最突出的一方面。他确立了18世纪古典协奏曲的结构范式,确定了第一乐章中“双呈不部”和“华彩段”的形式,并为当时儿乎所有的乐器创作了杰出的协奏曲,为近代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完善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奏鸣曲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
④在交响乐中,强调奏鸣曲式中主、副部之间的强烈对比,加强展开部的不稳定因素,预示
了后世交响乐发展的思路。
⑤创造了极富个性的音乐风格特征。他的音乐是自然的流露,从小矫揉造作,具有孩童般天真烂漫的性格,同时又表现出复杂多变的戏剧性特征,其晚期作品还加入了悲剧因素。他的音乐中所蕴含的特质,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之一。
8. 简述奏鸣曲的发展。
【答案】奏鸣曲一词来自意大利文sonare ,为鸣响之意,在16世纪前就已存在。
16世纪时泛指一切器乐曲,与声乐曲相对。
17世纪早期,由五段或更多段对比性乐段组成的器乐合奏作品一般被认为是奏鸣曲,由此发展成巴罗克式的奏鸣曲,三重奏鸣曲是当时的重要体裁,通常有两种形式:“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
到18世纪上半叶,独奏奏鸣曲取代了三重奏鸣曲的地位,最早为键盘乐器创作独奏奏鸣曲的
,其后的独奏奏鸣曲以D. 斯卡拉蒂和D. 阿尔作曲家是萨尔瓦托雷(Salvatore )和库瑙(J.Kuhnau )
贝蒂等作曲家的作品为代表; C.P.E. 巴赫确立了近代独奏奏鸣曲(古典奏鸣曲)的结构形式—包括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慢板、三部曲式; 第三乐章慢板、小步舞曲或诙谐曲; 第四乐章快板回旋曲或回旋奏鸣曲。
18世纪下半叶,海顿、莫扎特省去了以往奏鸣曲中的第二乐章或第三乐章,确立了三个乐章的奏鸣曲形式(快板一行板一快板); 在贝多芬的发展下,奏鸣曲体裁又向前迈了一步,就乐章数量来看,他的作品包括三个乐章,有的扩展为四个乐章(创用小步舞曲,稍后用谐谑曲作为第三
,在发展规模上接近交响曲结构; 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为这种体裁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乐章)
献,标志着奏鸣曲进入成熟的发展时期。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奏鸣曲始终是由一件或两件乐器演奏的最重要的器乐体裁,它展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作品的史诗性、标题性、主题的发展性、变奏性和歌唱性等方面; 乐章的数目有所发展,多乐章、单乐章(李斯特首创)不一。该时期对奏鸣曲做出重要贡献的有舒伯特、肖邦、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等作曲家。
20世纪的奏鸣曲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方式,当时重要的作曲家大都写过这种体裁的乐曲,但风格迥异,形式不同。例如巴托克的奏鸣曲融入了民间音乐因素而且具有协奏风格; 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斯克里亚宾、普罗科菲耶夫的奏鸣曲受到新古典主义的影响; 布列兹、潘德列茨基运用新技法进行奏鸣曲的创作。
9. 简述斯克里亚宾及其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对斯克里亚宾的历史评价有斯克里亚宾(A.Scriabin , 1872~1915)
很多意见分歧,一些人认为他代表着俄罗斯古典音乐发展的高峰,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代表一种没落腐朽的倾向,予以否定。不论怎样评价他,作为俄罗斯音乐界的重要代表,他为自己的民族留下了许多佳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