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认知风格与多样化教学设计
摘 要:在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在统一的教学要求下,学习同样的知识材料,但教学效果却不尽相同。为什么?教学设计不同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学设计是指以学习理论、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以传播理论为工具,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所谓多样化教学设计简言之就是针对相同的问题可以有多种处理方法,教学设计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而定,借以体现不同的训练思路;不同的教学设计指向不同的能力训练点,借以体现不同的教学观念。
化学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优化教学效果。设计的对象是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以教学对象-学习者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新的课堂教学呼唤以学生为主体。认知风格作为学习者在信息加工和表征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化的和一贯性的偏好方式,杨开城在《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中强调指出作为学习风格重要组成部分的认知风格,在教学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特金(Wilkin H A,1964)提出人们在加工信息过程中存在着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两种认知方式。场依存是指人们在加工信息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在参照物或以外部环境线索为指导;场独立则是指人们倾向于凭借内部感知线索来加工信息。Riding等人研究证实认知风格独立于智力,认知风格与学业成绩,学习偏好问题行为等几种典型行为相联系。
本论文完成的工作是:
1.简述了认知风格理论,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认知风格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2.依据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论述了高三学生化学知识学习,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3.采用镶嵌图测验、跟踪记录高三106名学生化学复习知识模块测验成绩,分析了场依存-独立性对高三学生化学知识学习影响。
4.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现有化学课堂教学印象的反馈。
5.根据研究和调查分析对新课程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提出建议。
本论文得出的结论是:
1.学生的认知风格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有影响。在化学学习中,场独立性学生的总体成绩高于场依存性学生。从对场依存-独立性认知方式与化学知识测验成绩相关性分析,场独立性学生在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化学计算、化学实验设计、有机物综合解题方面场独立性学生占优势。在化学元素化合物等记忆性知识反馈方面,高三学生中场依存-场独立性与学生化学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2.依据调查问卷综合分析得出,场依存性学生对老师的依赖程度大,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照顾帮助。
3.提出了教学设计中需要兼顾全面,给学生都学有得,学有所长的机会。坚持“匹配和有意失配兼顾性”原则,运用“使知识条件化、结构化”思路进行多样化教学设计。
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是:
1.首次将认知风格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相联系进行系统地、多角度的研究;
2.首次提出了在化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依照“匹配和有意失配兼顾性”原则,进行“使知识条件化、结构化”的多样化化学教学设计建议。为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提供理性思考,为化学教学设计实施进行实践探索。
关键词: 认知风格 化学教学设计 多样化 有意失配
条件化 结构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