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10政治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股份公司出现后资本主义企业财产关系变化的新特点。
【答案】股份公司是一种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把分散的和独立的单个私人资本组织起来统一经营的企业制度,它是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创新。在股份公司出现以后,资本主义企业的财产关系已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具体来讲有以下新特点:
(1)资本雇佣劳动仍然是企业所有制关系的本质。但是,在现代股份公司高度分散化的产权结构中,工人、管理人员通过持有一定份额的股份也兼有资本私有者的身份。
(2)其所有权的分散化,以及同此时相联系的所有权证券化、市场化,使得任何一个所有者都无法绝对控制、支配企业,也没有必要去支配、控制企业资产,所有者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将自己的则产交给最会经营管理企业的人来管理,以实现资产价值的增殖。
(3)传统意义的资本所有权包括所有、占有、收益、处置等完整的权利,在现代股份公司,资本所有权内部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对许多企业出资者或资本所有者来说,‘言的所有权主要体现在分享收益和最终处置财产的权利上,它虽然是企业财产的最终所有人,然而也不能直接支配、任意使用企业的财产。
(4)股份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经营活动、财产处置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已经不存在。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索取企业剩余利润仍然是资本的本质,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所有权形成了对经营权的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在这种制度的安排中,私人所有权仍然是构成公司中所有者对经营者激励或约束的重要基础。
因此,股份制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提高了资本社会化的程度,改变了资本主义企业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本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2.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的本质是什么? 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1)商业利润的本质及形成过程
①商业利润的本质:商业利润本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在量上等于平均利润,体现了商业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共同分配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
②商业利润的形成过程:
a. 商业资本就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在流通领域中专门从事买卖商品的活动,完成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职能,也就是专门从事商品销售、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
b. 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品经营,其目的也是为了获取利润,而且他们获得的利润不能低于平
均利润,否则商业部门中的资本就会转移到生产部门去。
c. 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买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
(2)借贷利息的本质及形成过程
①借贷利息的本质:借贷利息本质上是产业下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②借贷利息的形成过程:
a. 借贷资本的形成和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必然形成大量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同时,社会上也有一部分资本家因手中的货币资本不足而急需补充。持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贷款给急需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十是就在资本家之间形成借贷关系。这样,闲置的货币资本便转化为借贷资本。
b. 借贷资本的出现使资本取得了双重的存在,即发生了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的分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资本除了作为货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作为资本来执行职能的功能,也就是生产剩余价值或利润的职能。与此相适应,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也相应地分割成为两部分:一部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了企业利润的形式; 另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采取了利息的形式。
(3)地租的本质及形成过程
①地租的本质:地租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利润)。农业资本家因为租用了十地所有者的十地,而把这部分超额利润交给十地所有者,便成为地租。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十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②地租的形成过程: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产生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级差地租由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
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是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按其价值出售,差额部分便构成了绝对地租。
3. 简述影响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答案】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客观地反映了资本的增殖程度,它是商品经济社会考核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坏和评价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平均利润率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是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1)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因素
①剩余价值率。在预付资本量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例变化。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就越高。
②资本的有机构成,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c :v )。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例变化。资本有机构成越低,同量资本所使用的劳动力越多,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从而利润率也就越高。
③资本周转速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一年中资本周转的次数越多,其中可变资本周转次数也就越多,同量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大,这就会提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从而提高它的年利润率。
④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在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和不变资本的节省成正比例变化。
(2)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①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如果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比较高,则平均利润率也比较高; 反之则比较低。
②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如果投入利润率高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较高; 反之则较低。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也会提高,因而平均利润率会趋于下降。总之,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不是各个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而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
4. 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答案】资本周转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周转循环的快慢程度。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生产资本的构成与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1)生产资本的构成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所以,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的大小以及它们的周转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运动的速度。总之,生产资本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c 在资本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固定资本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越慢; 反之,就越快。生产资本的构成是决定资本周转速度的首要因素。
(2)资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资本周转时间,即资本周转持续时间,也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从大的力一面说,它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而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本身又有许多组成部分。不同的资本,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资本运动速度。具体包括:
①劳动期间,是指一定生产部门为提供一件产品所需要的相互联系的工作日时数。劳动期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周转速度。
②非劳动时间,是生产时间的另一部分。非劳动时间包括劳动过程正常中断的时间即正常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