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899经济学基础(政经,微、宏观)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有效竞争,政府的公共政策有哪些?

【答案】不论是过度竞争,还是垄断,都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既要使竞争机制正常而有效地发挥作用,又能防止垄断的弊害,其关键是实现有效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有效竞争,政府必须通过公共政策来规范竞争秩序,制约垄断的结构与行为。政府的公共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直接规制政策

直接规制政策是指政府针对公共生产部门和某些具体产业部门实施的、带有分类指导性质的具体规范与制约措施。主要通过政府机关借助十法律赋予的权限,通过许可或认可等手段来加以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进入规制,即从防止过度竞争的角度出发,由规制机关根据整个产业的供求状况来限制新企业的进入;

②数量规制,主要是为了防止在自然垄断产业中因投资过多而造成价格波动、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③价格规制,主要是指在自然垄断产业中,规制机关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立场出发,对产业价格体系和价格水平进行规范与制约;

④产品与服务质量的规制,主要是防止包括自然垄断产业在内的一些产业部门供给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⑤设备规制,主要是通过对有关生产设备施以一定的性能标准的规定,以维护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性能、规格及安全性等。规制可能使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过度膨胀,产生一系列负效应。

(2)反垄断政策

反垄断政策通常通过立法(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进行规范与制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反垄断政策的具体内容有:

①预防形成垄断性市场结构的政策,包括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策以及对企业合并的审察制度等:

②对垄断性市场结构的事后调节政策,包括对垄断性企业实行肢解、分立等;

③禁止或限制企业间的共谋、卡特尔和不正当的价格歧视,对欺骗、行贿和压制竞争者的行为进行裁定等。

2. 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市场经济中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自主经营,即企业拥有经营的自主权。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的经营主体和交易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权决定经营什么、经营多少和怎样经营,有权按效益最优化原则配置资源等。虽然不同类型的企业程度不等地要接受来自政府的有关调节和干预,但政府不得直接深入企业内部干预企业的合法经营。

(2)自负盈亏,即在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只有自负盈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才有足够的经营动力和压力。当然,在市场经济国家,针对特殊情况,对个别行业的企业也给予必要的扶持甚至补贴,但这种扶持和补贴是有限的,不会在根本上改变自负盈亏的市场制度。

(3)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展、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的获利空间自主决策。企业投资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或主要凭借自身能力或信誉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途径获得。规模扩张受硬预算约束。

(4)自我约束,即企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除必须接受相关的法律约束、市场交易规则的约束、政府规制的约束、市场道德秩序的约束等来自企业外部的约束外,还必须实行内在的自主自觉的行为限制。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在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比较中,形成自觉的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只有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这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其中自负盈亏是核心。企业不能自负盈亏,就不可能自我发展,更不可能形成自我约束的机制,自主经营也难实现。

企业要形成这些基本特征,关键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明确的产权,并在明确产权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投资主体。

3.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答案】(1)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

社会资本运动是单个资本运动的有机组合,单个资本运动是社会资本运动的组成因子。

①从运动过程来看,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②从运动形式来看,两者在循环过程中都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的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完成各自的循环。

③从运动的目的来看,两者都是为了价值不断得到增殖,都是资本关系的体现。

(2)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与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相比较,其研究对象和范围有很大的

区别:

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消费。从单个资本来看,资本家也要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个人消费; 工人所得工资也要用于个人消费。但这种个人消费是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以外进行的,不属于资本流通的范围。但是,从社会总资本角度来看,资本家和工人购买个人消费品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生产消费品的企业出卖商品的过程,就是他的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所以,在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中要包括个人消费。

②由于社会总资本运动包括个人消费,所以,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社会总资本的循环却包括那种不属于单个资本循环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即包括那些不形成资本的商品流通。”

③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不仅包括资本的流通,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流通。剩余价值的流通,一般说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加入资本流通; 另一部分作为收入用于个人消费,加入一般商品流通。

4. 如何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答案】(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其本质是由劳动者在全社会或社会的部分范围内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关键是要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量,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①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②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除了要继续深化国有经济内部的改革,还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的布局:一是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二是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3)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具体含义为:

①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强调质上的提高,并不是说不要量,而是应该保持必要的量,只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有经济在不同的产业和地区的比重可以有所差别,其布局要相应调整。

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国有资产的配置结构上。国有资产主要应配置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是:“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