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适用范围是( )
A.6〜16岁
B.6〜12岁
C.6〜18岁
D.6〜15岁
【答案】A
【解析】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6〜16岁儿童。
2. 1960年的斯一比智力测验( )。
A. 仍采用比率智商
B. 其智商与韦氏智力量表的智商是通用的
C. 其智商以100为均数,15为一个标准差
D. 其智商以100为均数,16为一个标准差
【答案】D
【解析】1916年的斯一比量表首次提出了比率智商,在1960年的斯一比量表中采用了平均数为100, 标准差为16的离差智商。
3. ( )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
B. 常模团体
C. 受测人群
D. 样本
【答案】B
【解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所组成的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4. 通过考察甲测验与测量同一特质的标准化乙测验之间的维度相似性,可以分析甲测验的效度类型是( )。
A. 内容效度
B. 区分效度
C. 校标效度
D. 构想效度
【答案】D
【解析】检验测验的构想效度需检验两个假设:①是与测验相同特质的测验分数应该有较高的相关;②是测量不同特质的测验分数间应有较低的相关,如数学能力测验与语文能力测验应该相关较低。
5. 以发散性思维为基础的测验是( )。
A. 比奈一西蒙测验
B. 瑞文测验
C.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D. 托兰斯测验
【答案】D
【解析】托兰斯测验为创造性思维测验,包括言语创造性思维测验、图画创造性思维测验和声音词语创造性思维测验。创造力的核心是发散思维。A 、B 、C 均属于智力测验。
6. 项目编排的主要形式有( )。
A. 并列直进式
B. 螺旋式
C. 混合式
D. 随机排列式
【答案】ABC
【解析】编排题目有三种方式:一是并列直进式,即将整个测验题按题目材料的性质归为若干份测验,同一份测验的题目依难度由易到难排列;二是螺旋式,即先将各类题目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再将不同性质的题目作交叉排列,难度递増;三是混合式,即将所有的项目依难度由低到高逐次排列,而不管项目的内容。
7. 对一个测验使用者来说( ) 。
A. 只需选择一个常模团体
B. 必须选用多个常模团体
C. 必须选用二个常模团体
D. 要考虑现有的常模团体哪一个最合适
【答案】D
【解析】对一个测验分数进行解释时,测验使用者要考虑被试属于哪个现有的常模,被试的分数必须与合适的常模比较,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
8. 下列有关心理测验性质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A. 心理测验可以直接反映心理品质的量
B. 心理测验分数是心理品质的相对估计
C. 心理测验分数是绝对客观的,没有主观因素参与
D. 如果两个人的测验分数相等,那么他们的心理品质也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心理测验的性质有如下几点:①心理测量的间接性。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还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活动,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为,也就是说,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②心理测量的相对性。在对人的行为做比较时,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③心理测量的客观性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9. 在选择测验项目的形式时,需要考虑( )。
A. 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
B. 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
C. 省时、省力和经济
D. 以上都需要考虑
【答案】D
【解析】在选择项目形式时,要考虑以下几点:①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②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③各种实际因素。廖世承、陈鹤琴先生几十年前曾提出以下几条选择的原则:使被试容易明了测验做法;在做测验时不会弄错;做法简明、省时;记分省时省力;经济。
10.在项目反应理论三参数logistic 模型数学表达式
数的符号是( )。
A.a
B.b
C.c D.
【答案】A
【解析】在项目反应理论三参数模型中,参数a 被称为题目的区分度;参数b 被称为题目难度;参数c 称为伪机遇水半参数,相当于经典理论中的猜测参数;参数0是个体潜在特质的表征值。
中,表示项目区分度参
二、名词解释
11.常模
【答案】常模是一种参照标准,是指有一定代表性且数量足够大的样本(即标准化样本)在某项测验上的分数分布。在解释测验结果时,可用于评价受测者该项测验成绩的标准。根据测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