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通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综合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剩余价值

【答案】(1)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2)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2. 社会基本矛盾

【答案】(1)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从社会领域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答案】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值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是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其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

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4. 唯物主义

【答案】唯物主义是指“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的一种观点。唯物卞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5. 量

【答案】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6. 扬弃

【答案】扬弃是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既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

二、简答题

7. 请简述应该如何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答案】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

(1)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设想所采取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新社会制度的思想方法,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

(2)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是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时间、不同国度的实际运用,也应该不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对这一根本问题,只有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3)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空前伟大的创造性事业。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8. 为什么会出现资本输出? 它对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有什么影响?

【答案】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为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以及谋取其他经济利益,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国际扩张的

主要手段。

(1)出现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①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量资本输出具有必要性。

a.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b. 经济落后国家是最佳的投资场所。

②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量资本输出具有可能性。

a. 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落后国家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这些国家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b. 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成为劳动力的出卖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而且价格很低的劳动力;

c. 铁路、公路、港口等发展近现代工商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在这些国家已有所建设,为输入资本提供了一定条件;

d. 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些国家金融业和信用制度快速发展,交通通信设备实现了现代化,为大规模输出资本准备了物质条件。

(2)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看,资本输出的影响是双重的。

①积极作用和后果

a. 输出资本的国家和垄断组织获得了大量的高额利润和利息;

b. 资本输出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

c. 资本输出控制了输入国的经济命脉;

d. 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②大量的资本输出给输出国带来的不良后果

a. 大量的资本输出使这些资本不能用于本国生产,使输出国可能出现产业“空洞化”的现象,影响本国经济发展;

b. 资本输出加剧了输出国之间对原料、市场和有利投资场所的竞争,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从资本输入国来看,大量国外资本输入的影响是双重的。

①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促进了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使这些国家利用外资建立了一批现代工业、改造了一批老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②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决定输出资本的投资方向,这就必然造成输入国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和对输出国资金技术的依赖,进而在政治上也不能不从属于输出国,最终成为输出国的附庸。

9. 如何理解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