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混合班
【答案】混合班是指将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这种班级类型大都设在农村或厂矿企业内。混合班教育的特点包括:科学安排一日生活作息表; 分层分组教育,促进原有水平的提高:发挥混龄优势,让儿童教育儿童。
2. 活教育
【答案】活的教育就是指不同于书本主义的教育。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小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活教育是陈鹤琴于1940年办江西幼师时提出的,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三大部分。其中,活教育的目的论是指“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的课程论是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而活教育的方法论是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二、简答题
3. 简要分析教师直接“教”的优点与缺点。
【答案】教师直接“教”是指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的教育方式。直接“教”的教育方式既有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具体分析如下:
(1)直接“教”的优点
教师直接“教”的时候,教育内容、方法、步骤等都按照教育目标进行了精心准备。因此,这种方式清楚明确、系统有序、省时经济,而且教师操作起来有一定的模式可循,即使是新教师,也能较快地掌握操作方法。
(2)直接“教”的缺点
教师使用直接“教”的方式教育幼儿时,言语是主要的工具,教师讲、幼儿听是最常见的形式,因此,这一方式存在难以避免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由于幼儿缺乏知识和经验,对言语的理解能力又有限,因此对“教”的内容不容易真正掌握。
②教师与幼儿之间难以双向交流,容易成为教师向幼儿的单向灌输和说教。
③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少,其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
4. 如何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的功能?
【答案】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要充分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功能,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无论是幼儿吃喝拉撒睡一类的生活活动,还是作业课、参观访问等教学活动; 无论是有组织的活动还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都各具重要的教育作用,对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不能顾此失彼,随意削弱或取消任何一种活动。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较多地存在重教学活动轻生活活动,重有组织的活动轻幼儿自由活动的倾向,因此有必要强调生活活动和幼儿自由活动的重要性。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每种活动不是分离地、孤立地对幼儿发挥影响力的。一日活动必须统一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整体教育功能。因此,如何把教育目标渗透到各种活动中,每个活动怎样围绕目标来展开,就成为实践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
总之,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5. 简述活动性原则的实施要点。
【答案】活动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其实施要点如下:
(1)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
为了贯彻活动性原则,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物质材料和充分的活动时间,以及与同伴、教师交往的机会。教师要相信儿童、放手让儿童进行操作活动、交往活动,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则儿童身心一定会获得自由的发展。
(2)鼓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鼓励儿童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教师要做到就是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去参加到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鼓励儿童积极参加活动。经过长期的培养,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
(3)活动是多样的
儿童的发展需要是多样的,儿童的兴趣是广阔和多变化的,因而需要多样的活动满足其发展。
(4)活动不是装饰品
在幼儿园里,许多教师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往往出现以活动做点缀的现象。这样一方面说明教师对活动性原则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活动不应该是做样子,不应该是做表面文章。
三、论述题
6. 试述家园合作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答案】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具
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园合作是人的发展的需要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他生长的社会群体而独立成长的。家庭、幼儿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儿童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幼儿教育必须从幼儿在家庭、幼儿园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兔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社会群体力量,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2)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3)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在目标和方向上是一致的,都必须根据国家教育方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家长均作为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合作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家园合作不管是对幼儿园的发展来说,还是对幼儿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家庭和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合作形式的重要性,发挥其作用,促进幼儿园教育和幼儿自身更好地发展。
7. 分析论述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怎样的儿童观?
【答案】(1)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的涵义:
①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等。
②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2)正确的儿童观的基本内容
①儿童权利观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a. 幼儿是人,与成人一样,享有与成人同等的生存、发展、生活和受教育等权利,享有独立的、与成人一样应受到尊重的人格和尊严。
b. 幼儿作为人的尊严、人格和基本权利与成人一样,是神圣的、受法律保护的、不可剥夺的。c. 幼儿作为人的人格尊严,与成人是平等的,应该受到成人的尊重。
d. 幼儿又是弱小的个体,难以自我保护,其基本权利极易受到忽视和剥夺,尊严和人格极易遭到侵犯。因此,他们需要成人的保护,得到成人的保护也是他们应有的权利。
②儿童特质观
幼儿期是成人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a. 幼儿与成人一样有平等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