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思政部813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事实(涂尔干)

【答案】社会事实是种社会学概念,由涂尔干作为社会学的特殊研究对象而提出的。社会事实是指外在于个人,却能制约个人行为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休事实,它以社会为基础和承担者。具体来说,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如下特征:

(1)客观性: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具有客观性。

(2)强制性:社会事实“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带有强制性的力量,他们凭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

(3)普遍性:“它之所以是普遍的,是因为它是集体的。”也就是说,构成社会事实的现象是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数量的成员共有的普遍特征。

2. 积极的(社会)福利与消极的(社会)福利

【答案】根据福利的目标(或功能)、影响与后果,社会福利还可以分为积极的福利与消极的福利。

(1)消极的福利是指福利的给予须附带辱化条件,通常接受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2)积极的福利是指福利本身不是单纯为了经济的目标,而是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促进个人的人格发展

3. 社会支持网络

【答案】社会支持网络是指在社会网络(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中起支持作用的关系的集合。社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情感支持主要有提供咨询、讨论个人问题等; 实际支持主要指通过实物或服务提供物质的、确定的支持。

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分为以志愿者为本的支持网络、以妇女自助互助为本的支持网络和社区紧急支援网络等不同类型。以志愿者为本的支持网络,是围绕服务对象的需要,组织若干名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建立联系,以便提供及时的帮助。以妇女自助互助为本的支持网络,是帮助有类似问题或需要的服务对象建立互助小组,使她们能以自助助人的方式互相支持。社区紧急支援网络,是以协助个人或家庭预防突发事件或危机为主的支持网络。家庭纠纷、家庭暴力或个人的某种困难,常常因无法得到及时调解或处理而恶化,甚至酿成悲剧。

4. 案主

【答案】案主又称受助者,是指那些遇有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案主的利益高于社会工作者的利益,社会工作者应为实现案主的利益、满足案主的需要而开展工作。绝不允许社会工作者因自身的利益或需要而损害案主的利益。这和一般人际关系强调互惠明显不同。

5. 儿童福利行政

【答案】儿童福利行政是指政府机关或公共团体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与正常生活的行政过程。儿童福利行政是社会福利行政的重要一环,它使儿童的健康成长有了社会制度和运行机制上的保障,儿童福利行政的高效运行促进了儿童福利中关于救治、预防、发展等一系列功能的真正实现。社会福利行政一般包含四项要素,即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财务行政和行政方法。这四点在儿童福利行政管理中均有充分体现,即人员管理的专业化要求、财务行政的特别重要性、儿童福利行政需要讲究方法以及儿童福利行政要重视协调和技巧。

6. 医务社会工作

【答案】医务社会工作是指综合医院和诊所、儿童医院和诊所、慢性病疗养院以及医学康复机构中实施的社会工作。这些服务大多是在医院进行的临床工作,所以有人称之为医院社会服务或临床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者服务的主要项目是解决在这些医疗机构内与病人及其家属有关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情绪的困难。因为这些因素对病人的治疗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在社会工作者的参与下,才能达到综合性的治疗效果。特别是随着医院功能的改变,医疗机构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需要日益增加。

二、简答题

7. 简述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原则。

【答案】以女性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导社会工作实务,就形成“女性主义社会工作”,或称女性主义妇女社会工作。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在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承认女性是独立的个体,她们有独特的生活经验;

(2)承认社会上的权力分配不均及资源不足的现象,这些现象常常使妇女处于不利的境况;

(3)将妇女的困境提到社会改革的层面,视妇女问题为个人与社会运作失调的结果,而不应将问题个人化。

8. 医务社会上作健康干预的基本范围与优先介入领域是什么?

【答案】(1)健康照顾处境与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健康照顾处境是由健康照顾体系组成的医学哲学与医药文化、社会环境与制度安排、政策模式与医疗服务的总和。它是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具体场所,是社会工作实施健康干预的地方。

在水平结构上,个人健康“照顾过程”或发展阶段分为预防保健、临床医疗和康复服务三部分; 在纵向结构上,群体健康照顾分为个人和家庭、社区和组织、国家和社会健康政策三个层次。这些纵横交错的“发展阶段”和“干预层次”构成健康照顾处境,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

(2)预防医学、预防保健和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

预防医学是预防、保护和维护个人、群体健康的应用科学,其基本范围和主要内容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和促进健康,基本特征是预防为主、防患未然。预防保健主要关注无疾病症状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适用范围广泛,覆盖所有人。

现代医学发展的普遍趋势是注重预防保健,由注重治疗疾病转变为更加注重预防疾病。这种发展趋势和社会共识为医务社会工作“提前”介入健康问题创造了条件。医务社会工作可以介入的健康领域广阔,如环境保护、食品营养、禁烟禁毒、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提升健康意识等。

(3)临床医疗、医疗服务流程与医院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临床医疗是医护人员在医疗机构中对患病者进行的临床诊断、治疗活动。临床医疗的范围和内容主要表现为医院的服务流程,由门诊、住院、手术治疗到康复出院等。医院中的社会工作干预和社会服务是医务社会工作的最早起源地,也是传统和最主要的服务,对医院的门诊部、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传染科、结核科、中医科等业务科室均可介入。

(4)康复医学、康复服务与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康复医学是指以恢复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生活功能为目标的健康照顾服务。康复服务主要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社区康复。康复服务是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的基本领域,特别是在疾病普遍化、非传染性慢性病成为主要疾病和社区照顾理念流行的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可以大有作为,患者也迫切需要医务社会工作。

(5)个人卫生、家庭健康与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个人卫生是指个人身心健康状态,家庭健康是指家庭环境与家庭成员身心健康。个人、家庭健康涉及生理、心理与社会因素,又涉及个人、家庭、社区、组织和宏观制度背景。这种状沉决定了个人、家庭健康照顾服务的多样性。个人、家庭健康照顾适用范围普遍,医务社会工作者应该做、可以做和能够做的空间广阔。

(6)社区健康和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社区健康是在地域社区范围内提供的健康照顾服务的总称。社区健康包括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促进、社区环境保护、职业病防治和社区公共健康,是健康照顾服务最多、最集中的领域。社区健康为医务社会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挥作用的空间,是新型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7)国家健康政策、社会健康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

健康政策是国家与社会有关健康照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健康政策范围涉及健康需要的界定、健康资源的分配、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健康照顾体系的管理等事项,社会健康涉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人口政策、食品药品监督、住房政策和市政工程等内容。传统医务社会工作主要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