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931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语言学研究有三大传统:_____的小学传统,_____传统和印度传统。

【答案】中国; 希腊一罗马

【解析】中国、希腊一罗马、印度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 词汇的核心部分是______词汇。

【答案】基本

【解析】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中的词少,却很重要,它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其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的特点。

3. 从词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一般是旧义的______、______或转移。

【答案】扩大; 缩小

【解析】词义演变的途径主要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三种。

4. 与元音相比,辅音的特点是______。

【答案】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

【解析】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如b , m , f , d , k 等;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日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例如a , o , e , i , u 等。发音时受到阻碍是辅音与元音相比最主要的特点。另外,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气流较强,声带不一定颤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气流较弱,声带颤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5. 横、竖、撇、捺四种笔画中,不属于汉字基本笔画的是_____。

【答案】捺

【解析】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196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横、竖、撇、点、折,又称“札”字法。

6. 词汇的基本属性为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系统性、历史性、多源性

7.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 )。

【答案】a[a]

【解析】发a 音时,口大开,舌位低,舌头前伸。唇形不圆。

8. 影响汉语声调最主要的因素是语音四要素中的______。

【答案】音高。

【解析】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在普通话里,同一个音节至少可以念成四种音高形式。

9. 普通话一个字的字音由声母、韵母和______三方面组成,“安烟弯怨”四字的声母同属于______声母。古代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______”。

【答案】声调; 零; 入

【解析】按照汉语音韵学传统的字音分析方法,把一个字音(音节)分成前后两段,即分析成声和韵两段,称前段为声母,称后段为韵母。把贯通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称为声调。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称为“零声母”。普通话的调类系统来自古代汉语的调类系统。在我国南朝齐梁之间,就有人把古汉语分为四类声调,即平、上、去、入。

10.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四定”分别指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解析】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四定”具体是:定量,即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编出《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和各种专用字表,做到“字有定量”。定形,即废除异体字,使用规范的简体字,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字形,做到“字有定形”。定音,即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如确定异读字的标准读音法,做到“字有定音”。定序,即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规定几种检字法的标准。如部首检字法,要统一部首的数目,统一部首字笔画数的计算方法,统一同笔画数字的先后次序等,做到“字有定序”。

二、简答题

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指什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与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000年10月,根据我国《宪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它首次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为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的管理和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12.语素可以怎样分类? 举例分析语素与汉字之间在形、音、义三方面错综复杂的情况。

【答案】(1)语素分类

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语素分为各种类型。 ①按音节多少,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②从词汇材料角度考虑,以语素的构词能力为标准的分类,最有实用价值。根据这个标准,可以把语素分为两种:

a. 成词语素

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称为成词语素,又称自由语素。例如:

地 牛 走 跑 分 远 重 行 我

你 谁 不 又 葡 萄 橄 榄

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b. 不成词语素

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称为不成词语素,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不成词语素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承担所组成的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自由,例如:

民 语 伟 习 境 丰 型

奋 卫 荣 羽 固 阐 瞰

另一类不成词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只表示一些附加的意义,又称词缀。

阿子性者家(姑娘家、孩子家)

儿(花儿、鱼儿) 化(绿化、现代化)

(2)语素与汉字之间在形、音、义方面的关系

语素与汉字之间在形、音、义三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表示一个意义,或者表示几个意义,而这几个意义是联系得起来的,这是一个语素同一个汉字的关系。比如:j īng ——睛(眼珠)。

②一个音节写成不同的汉字,但只表示同样的意义,这是一个语素同几个异体字的关系。比如:c ūn ——村,郊(村庄)。

③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表示几个意义,而这些意义是联系不起来的,这是几个语素同一个汉字的关系。如:g ōng ——公,既可以表示“共同的”,也可以表示“对男子的尊称”。

④不同的音节写成同一个汉字,表示的是同一个语素,这是一个语素和多音字的关系如:“削”有“xi āo 和“xu ē两个读音,读“xi āo ”时表示“削皮”,读“xu ē”时表示“削减”。

⑤不同的音节写成同一个汉字,表示不同的意义,这是儿个语素和一个多音多义字的关系。

如:“行”有“x íng 和“h áng ”两个读音,读“x íng ”时表示“行走”,读“h áng ”时表示“行列”

13.“由于”和“因为”在用法上有何异同?

【答案】(1)相同点

“由于”和“因为”都可以表示原因,和“所以”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