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大学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一项资产的值为1.25, 无风险利率为率为( )。
A.10.125%
B.2%
C.15%
D.13.25%
【答案】A
【
为:解析】根据CAPM 模型, 股票的期望收益率市场指数收益率为则该项资产的预期收益
2. 根据“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国内通货膨胀严重时,合理的政策选择为( )。
A. 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B. 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和货币升值
C. 紧缩性财政货市政策和货币贬值
D. 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答案】A
【解析】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和名义收入有着相对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固定汇率制 下,得出了他的政策“分派原则”:只有把内部均衡目标分派给财政政策,外部均衡目标分派给货币政策,方能 达到经济的全面均衡。依据这样的思路,有一个最佳政策配合的设计:
3. 假设2012年1月8日外汇市场汇率行情如下:伦敦市场1英镑=42美元,纽约市场1美元=58加元,多伦多市场100英镑=220加元,如果一个投机者投入100万英镑套汇,那么( )。
A. 有套汇机会,获利98万英镑
B. 有套汇机会,获利98万美元
C. 有套汇机会,获利98万加元
D. 无套汇机会,获利为零
【答案】A
【解析】若投机者投入100万英镑,那么他在伦敦市场可以换取142万美元,然后进入纽约
,最后进入多伦多市场则可兑换市场,142美元则可兑换142X58=236(万加元)
,因此有套汇机会,获利198-100=98(万英镑). 镑)
(万英
二、论述题
4. 运用所学的利率平价学说和汇率的货币分析法,分别推导出东道国利率上升时对当前汇率所产生的影响。 以上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请加以说明。
【答案】(1)利率平价学说是从资金流动角度分析汇率的决定理论。利率平价学说可以分为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
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的一般形式是:
在远期将升值。
非套补利率平价理论的一般形式是:
期将贬值。
从利率平价理论可以看出,无论是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还是非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都说明当东道主国家利 率上升时,其货币即期升值。
(2)货币分析法从资金存量角度分析汇率的决定理论,它假定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可以完全替代,下面以货币分析法中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讨论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是:
上式表明:本国与外国之间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以及货币供给水平通过对各自物价水平的影响而决 定了汇率水平。当本国利率上升时,利率上升会降低货币需求,同样在原有的价格水平与货币供给水平上,这会造成支出的增加、物价的上升,从而通过购买力平价关系造成本国货币的贬值。因此,根据货币分析法,当其他 因素保持不变时,东道主国家利率的上升会带来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本国货币贬值。
(3)从上面可以看出,在利率平价理论和货币分析法下,两种理论对利率上升对汇率的影响分析结果完全 相反。利率平价理论认为本国利率上升会导致本币升值,而货币分析法认为,本国利率上升会导致本币贬值。
两个理论的结论不一样,原因在于假设前提不相同。在货币分析法中,其假设条件包括稳定的货币需求和购 买力平价成立。其分析的中心是:在汇率可以自由调整的条件下,各种因素对物价产生影响,然后通过购买力平 价影响汇率。所以当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降低,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就会造成物价上升,从而通过购买 力平价关系造成本国货币的贬值。
利率平价的研宄角度是资金流动,其关注的是资金流动可以带来的收益,因此当本国利率上升时,本币的收益将增加,资金流入本国的结果是本国货币升值。
它说明: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它表明: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在非套补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在远
所以,两种理论的结果不同是假设条件不同造成的,但从汇率变化的实际情况看,在利率和汇率的关系方面, 利率平价理论在短期内更能说明两者的关系。
5.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资本完全不流动且汇率浮动的情况下,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国际收支不平衡通过什么途径调节? 在资本完全流动且汇率固定的情况下又是如何调节的呢? 这两种情况下发挥作用的机制分别是什么?
【答案】(1)资本完全不流动且汇率浮动
资本完全不流动时,BP 为垂直线,即外部平衡仅仅由贸易余额决定。在初始国内均衡的条件下,利率和产出水平位于IS 曲线、LM 曲线的交点A 上,此时的产出水平不到能使国际收支平衡的水平,即国际收支顺差(见图1所示)。
图1 资本完全不流动,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调节
在此情况下,市场会产生自发调节。国际收支顺差导致外汇市场上的本币需求增加,外币需求减少,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化会导致汇率的变化,因此,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本币升值,汇率下降,BP 曲线向左
移动。同时,由于本币升值,本国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因此,贸易条件恶化,净出口减少,IS 曲线也向左移动,直至与LM 曲线重新交于BP 曲线上某点A ’处。此时,重新实现内外均衡。
(2)资本完全流动且汇率固定的情况
资本完全流动时,BP 为水平线,即外部平衡仅仅由利率决定。在初始国内均衡的条件下,利率和产出水平位于IS 曲线、LM 曲线的交点A 上,此时利率高于满足国际收支均衡的利率,存在国际收支顺差(见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