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综合之土地资源管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统计管理

【答案】土地统计管理就是运用土地统计力法,借助于数字和图件系统地记载各土地使用单位和各类用地的数量与质量的变化情况的土地资源管理形式和手段。由于统计的任务、内容和方

法的不同,土地统计可分为原始统计和年度统计,两者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统一的土地统计过程。

2. 土地经济管理

【答案】土地经济管理就是运用经济的手段和方法来管理和保护土地,以取得土地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土地经济管理大致包括下列三方面主要内容:

①土地地租的产生和作用;

②土地利用经济分析;

③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

3. 滩涂

【答案】滩涂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面积。在地貌学上称为“潮间带”。由于潮汐的作用,滩涂有时被水淹没,有时又出露水面,其上部经常露出水面,其下部则经常被水淹没。

4. 土地用途管制

【答案】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规定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用途利用土地的

二、简述题

5. 何谓环境和环境问题?

【答案】(1)环境

环境就是围绕的疆界,即中心事物所存在的空间以及位于该空间中与该中心事物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土地环境是一个多相(液、固、气相)、多元(高原、洼地、水体单元)、多介质(大气、水、土、矿藏、生物等)和多层次(聚落、地理、地质、星际)的庞大复杂的综合体。环境中的物质包含液相、气相和固相三相物质。环境的结构单元有高地单元、洼地单元、水体单元等多种单元。

环境是由大气、水、土壤、矿藏、野生生物等多种介质所构成,又分为星际环境、地质环境、地理环境和聚落环境等层次。

应当指出,我们所研究的环境,其中心事物是人,即人类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的空间及该空间中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物质的总和。人类环境则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物质循环、能量传递和信息传布是环境的三项基本要素。

(2)环境问题

又称为环境危机,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者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人类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难。环境问题的类型:

①第一类环境问题

又称原生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界本身固有的不平衡性如火山、地震、台风、暴雨、冰川等造成的环境问题。制止这类环境问题影响是人类所不能的。

②第二类环境问题

又称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分为两类: a. 自然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渍化,潜育化,生态平衡失调,天气、气候异常等等;

b. 环境污染,由于人类向环境排放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和能量,以致使环境发生了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和降低、恶化生活质量的有害变化的现象。

6. 简述遥感监测的基本流程。

【答案】遥感动态监测的基本步骤为:

(1)准备工作

①制定工作计划。在遥感监测前,应周密地计划监测的范围、遥感数据源、监测方法及步骤、时间等。

②收集有关资料。一是农、林、牧业生态、物候及农时日历,特别是耕地作物的长势等资料; 二是时相、云量等符合要求的遥感资料; 二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及城市建成区资料,规划、年度用地计划等资料; 四是最新地形图、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霍驹苗制技术设计书。主要内容包括监测任务概述,监测区概况,已有资料的分析和利用,监测的技术依据,监测的主要内容、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监测方法和作业流程、组织与实施,监测成果质量控制方法,应该提交的成果等。

(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流程

①对遥感影像数据与土地利用专业资料进行纠正与配准,使同一区域、不同时相和不同类型卫星数据地理坐标以及像元空间分辨率统一。

②为了获得丰富色调均一的影像,需要对影像进行融合及色调归一调整,处理后将多幅影像镶嵌。

③在镶嵌影像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自动提取技术发现变化特征,经人机交互半自动判读提取

变化信息。

④通过实际外业核查对变化信息进行确认与后处理。

⑤根据后处理结果统计变化图斑的类型、位置、范围和面积等信息,即统汁汇总及制图整饰。

⑥监测精度评定。利用实地外业核查以及监测的变化图斑数据,对内外业变化监测的差异记录进行核实,并进行统计分析及精度评定,最终的监测成果为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和技术保障。

(3)提交监测成果

①基本监测图。

监测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县级以上行政区、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规划区、开发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界线以及公里网格线,县级行政辖区、建制镇、开发区、大型项目、河流及湖泊的名称,大于最小量算面积、填充颜色后的变化图斑及编号(变化图斑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及非耕

,背景影像(任地、抛荒耕地、闲置建设用地、耕地转变为坑塘和其他非建设用地、耕地增加等)

选一时相的模拟自然真彩色原始影像)等。

国支术报告。对每个监测区,重点从采取的技术方法以及成果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技术总结。

因监测成果。技术设计书及技术报告,基本监测图和监测信息管理文件,统计数据资料及其他。

(4)检查验收

为保证监测成果的质量,监测单位应该以《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的各项规定为标准,按规程方法作业,并对监测过程的各阶段认真检查。检查可以采取自检与互检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建立作业小组和检查员检杳制度。对于监测部门的监测成果,国土资源部门要组织专家小组,按照规程的标准和技术设计书的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7. 土地统计数据库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土地统计数据库的内容主要包括:

(1)基本土地统计信息

基本土地统计信息,主要包括土地类别、数量、权属、质量以及人口、社会统计等与土地统计有关的信息。

(2)研究应用软件

研究应用软件,主要包括土地统计数据库应用软件以及数据输入、输出等处理软件。

(3)成果输出

成果常以报表、文件、各类统计图形、数字等形式输出。

基本土地统计信息是土地统计数据库的基础,研究应用软件则是加工、处理、分析基本土地统计信息的工具,而成果输出则是建库的最终目的。土地统计信息通过软件的处理、分析后,将所获取的成果按不同形式输出,以满足用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