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马赫带现象及机制

【答案】马赫带现象是指在视觉效应的研究中,发现明度感觉并不完全与光强变化相符,故存在一种明度对比的视觉效应。例如,人们在明暗交界处感到明处更亮而暗处史黑的现象被称为“马赫效应”或“马赫带”。

这种现象的机制是感觉神经系统中存在的侧抑制。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对方向上行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因此,单一感受细胞的神经电活动会受到周围细胞活动的影响。当人同时看明暗相间的区域时,明亮区域对感受细胞的刺激比黑暗区域的刺激强得多,明亮区域的强刺激会抑制与黑暗区域相对应的感受细胞的反应,这就加强了对明暗交界处的反应差别,形成强烈的感觉对比。马赫带现象属同时对比,是由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

2. 比率智商

【答案】比率智商是智商的一种形式,是表征个体智力发展相对水平的一种指标,斯坦福一比内智力量表首次采用。计算公式为式中IQ 表示比率智商,MA 表示心理年龄或智力年龄,CA 表示实足年龄或实际年龄。比率智商依赖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其局限性为心理年龄不可能永远随实足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的年龄,再按这个公式计算就会得出智商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结论。

3. 组块

【答案】组块是心理学家米勒(Miller ,195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

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短时记忆贮存系统一般接收

个单位的量。改变组块的容量可以增加记忆容量和效率。通过组块可以使人记住更多的知识内容。

4. 自上而下的加工

【答案】自上而下的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运用己有知识和经验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与自下而上的加工相对。知觉者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刺激物意义的确定起一种定向作用,由一般知识引导知觉加工,较高水平的加工制约较低水平的加工。更多地使

用在非良好的知觉条件下,可使人更好地处理一些刺激的双关性和不确定性。

二、简答题

5. 根据下列方差分析表回答问题

(1)计算交互作用AxB 的自由度和它的均方值。

(2)检验因素B 及AxB 的显著性。

【答案】(1)计算AxB 的自由度、均方

AxB 的自由度为71-fib-1-2=2,均方值为

(2)检验B 以及AxB 的显著性。求出B 以及AxB 的F 值、自由度,

查表可以得出结论

著; ,所以因素B 在0.05水平上不显 所以A ×B 在0.05水平上显著。

6. 试述关于注意的认知资源分配双加工理论。

【答案】注意的认知资源分配双加工理论是谢夫林等人在认知资源分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

(1)自动化加工

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

(2)意识控制的加工

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3)二者间的转化

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例如,初学一种动作技能(如骑自行车)时,需要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当经过不断练习,己经熟练掌握这一技能时,就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注意了。

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注意的现象。人们通常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如可以一边骑自行车

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等。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己变成自动化的过程(如维持自行车平衡),不需要个体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的认知过程上。 7. 什么是短时记忆的特点?

【答案】短时记忆的特点主要包括:

(1)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

(2)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成分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总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个单位。

(3)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

(4)通过复述可以转化为长时记忆。

8. 简述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是心理统计学中应用最广的分布。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区别 ①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 不同的正态分布可能有不同的值和d 值,正态分布曲线形态因此不同。 ②标准正态分布平均数=0,标准差=1。和。都是固定值;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形态固定。

(2)联系

标准正态分布是正态分布的特例,正态分布可以通过标准化处理,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具体方法是使用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标准分数

9. 情绪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情绪的功能有哪些?

【答案】(1)情绪的组成成分

情绪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①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的自我感受。

②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它是在情绪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而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③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如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干、中

央灰质、丘脑、杏仁核、下丘脑、蓝斑、松果体、前额皮层,及外周神经系统和内、外分泌腺等。

(2)情绪的功能①适应功能

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②动机功能

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③组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