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大学人文学院620新闻传播史论(2)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路透社创办以来经久不衰的原因。
【答案】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于1851年由英国人朱利叶斯·路透在伦敦创办,初期业务艰难,1858年后取得认同; 1915年该社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41年10月路透社改组,成为英国报业自己的合作通讯事业。路透社的业务主要分两大类: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涉及面广,素有“迅速、干练”之称; 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新闻。路透社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另外,它的经济和体育新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1)重视新闻尤其是国际新闻业务。它积极扩展海外业务,并常以富有实效的独家新闻在同行竞争中取胜。1865年4月,美国总统林肯遇刺,路透社比欧洲所有新闻媒体早两天报道了这一震惊世界的突发事件。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路透社的声誉和影响。
(2)多年来,路透社在采集编辑新闻稿件时已基本形成了及时准确客观而充分的报道风格。
(3)重视经济信息服务和其他经济业务。目前它己成为世界经济信息的最大供应者,现在他还经营着多种经济业务,经纪业务方面所获得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4)重视技术,不断改进传播手段。为保证自己新闻信息的时效性,路透社在它创办早期就己使用过火车信鸽等手段沟通信息,其后又较早地利用电报线路来传递信息。目前他的全部业务都是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每年还要拿出全年收入百分之四点五左右的资金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以及安装新设备。
(5)适应时代,积极调整也是路透社长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他在20世纪前半期经历一系列经营权的混乱变更后,有家族控制的独资改组为股份公司。_战后,澳大利亚新闻联合社和新西兰报联社也先后参股,使得它发展成为一个跨国的国际性通讯社。
(6)改变了过去对于网络的保守的态度,通过网络提供各种互联网设计的服务。
(7)一百六十年来,英国国内没有经历过太大的动荡,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也算稳定,这使得路透社的发展基本没有受到政局的影响,不像哈瓦斯社和沃尔夫社因政局的动荡而瓦解,而且一如既往的得以发展,这也是路透社能持续发展到现在的原因之一。
2. 背景材料常见的穿插方式大致有几种?
【答案】背景是为说明、补充、烘托新闻事实服务的。背景材料由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调遣。而新闻事实的展开、叙述,在消息中多呈跳跃式,往往不受事物发展先后顺序的制约。这样,笔锋所至,哪里需要背景出场助阵,背景便应在哪里出现。依次而论,常见的穿插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插入导语
导语提倡文字简练,开门见山,在消息的开头部分一般还是不加或少加背景为好。但是,这并非绝对的要求,关键看是否需要。有的消息在导语中插入了背景,效果相当不错,少数导语因为背景材料选得好或者运用得当,显得十分精彩。
(2)导语之后紧接背景段
导语之后紧接背景段,是一种常见的写法,但不能说是最好的写法,更不能成为套路。背景穿插何处,应视需要而定。在最需要的地方出现,就是最佳安排,形成框框反而不好。
(3)分散插人主体之中
常见的写法有两种:①主体中分散穿插独立的背景段; ②将背景材料化作句子的某种成分揉进主体,使其豁着在新闻事实之上,让读者看不出背景与新闻事实的界限,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可以突出新闻事实,让新闻事实始终处在聚光灯下,令通篇有一种新鲜感。
3. 如何提高新闻写作的时效性?
【答案】新闻报道是时间性极强的文字作品,各种媒体的竞争,实质上是对新闻时效性的竞争。提高新闻写作的时效性具体从三个方面入手:新鲜、快速和简短。
(1)新鲜
①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
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与把它传播出去的时间两者之差越小越好,越小新闻越新鲜,越新鲜也越受读者欢迎。
②学会在报道中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拎”出来,用最明显的形式摆在读者的面前。
③寻找新闻的最近点。尽可能找出某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
(2)快速
快,是新闻的生命,快速反应,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记者要学会快速写作,应加强以下训练:
①学会集中精力,不受外界干扰,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都能迅速投入写作。
②学会和养成打腹稿的习惯,在采访与记录的过程中,心中即开始酝酿、起草稿件。
③熟练掌握新闻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特别要得心应手地运用消息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④善于准备好各种写作素材,灵活地组成“预制构件”,随时可以根据报道的需要进行拼接与组装。
⑤注意培养自己口述新闻的能力。即可以记录下“口述”,不需要更多的加工就可发表,就是新闻成品。
(3)简短
把新闻报道一一无论消息还是通讯都写得短些、精粹些,对提高时效性有重大的意义。 ①坚持一事一报,说清楚一件事,比说清楚几件事要简便得多,容易写短。
②要注意把主题破小,把角度选小,把架子搭小,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切忌总结式的
报道,切忌漫无边际的全景式的报道。
③化整为零,可以多一些滚动报道、组合报道或连续报道。
④挤掉水分,只讲事实。语言要凝练、简洁。
4. 怎样才能把新闻报道写得生动?
【答案】写得生动是指把新闻写“活”,即要求新闻报道富有感染力。想把新闻报道写得生动,就必须:
(1)在某些方面“生动”与“具体”是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越是写得“具体”就越容易生动。
(2)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这是让稿件“活”起来的一个关键。具体包括:
①在绝大多数新闻事件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或者说,人是构成新闻事件的主体。新闻报道说到底,是报道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变化。因此,在写新闻报道时若是抓住了这个最活跃的因素,稿件便生动,便“活”。反之,若是舍去了这个最活跃的因素,稿件就容易死板、千瘪。
②新闻报道对于传播对象,即广泛的不特定的读者群来说,最容易让他们认同的莫过于对人的关心和对人类生活状态的关心。因此,新闻报道里有了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有了他们的动作、语言、行为、表情,尤其是有对他们的感情与生活状态的报道,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兴趣。
(3)新闻报道能否生动。与结构也有很大的关系
无论消息还是通讯写作,都要注意谋篇布局,注意新闻事件的戏剧性和冲突性。生活中存在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如果记者善于抓住矛盾,又善于运用文章的结构把其戏剧性或者冲突性体现出来,那么写出来的报道则波澜起伏。而由折起伏本身就是一种生动。
5. 新闻背景材料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答案】新闻背景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说明性背景材料
说明性背景材料是指用来说明和解释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环境,人物的行为活动的背景材料。其作用在于能使新闻内容容易为读者所理解、接受,使新闻的意义显得更为清楚突出。
(2)注释性背景材料
注释性背景材料是指用以帮助读者看懂新闻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的背景材料。它通常包括产品或其他物品性能特点的说明、科技成果的通俗介绍、技术性问题的解释、名词术语的注释、文史记载的知识、风俗人情的介绍等。
(3)对比性背景材料
对比性背景材料是指那些能与新闻事实形成某种对比的材料。通常,这些对比可以从正反、前后、彼此等方面进行。作者通过两类性质不同的材料(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相对比,是非曲直、真假黑白、先进落后,清清楚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的思想倾向不言而喻。
(4)提示性背景材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