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知识经济与创造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创新,创造型人才培养,高等教育,举措

  摘要

本文在研读大量中、西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用历史法、文献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回顾本世纪科学、技术、信息和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百年历程,展望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分析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揭示其基本特征;阐述了知识经济与创造型人才及其培养的关系;提出了为发展知识经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围绕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的初步建议;以使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本选题立足于信息化、高科技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化及科教兴国诸因素构成的时代背景--知识经济时代,从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的任务和作用,探索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和长足发展,以期在理论界、教育界进行的关于"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问题研究上抛砖引玉、有所深入。此为本选题的理论价值取向。其现实意义在于,沿着"知识经济-→知识创新-→创造型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路逐步推演,提出创造型人才的规格要求,列陈现行高等教育之弊,综合分析高等教育教学系统主要因素,梳理出我国高等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举措。 论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历程,明确界定知识经济的涵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是有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工业经济的一种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以高科技产业为产业支柱、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归纳出知识经济的5个基本特征:1、经济要素知识化;2、资产投入无形化;3、经济决策智能化;4、世界经济一体化;5、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知识经济与创造型人才之间关系上的理论问题。首先从知识创新在新时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将占居主导地位的趋势以及几个发达国家实际生产中力求创新的事实说明,知识创新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根本动力。进而按照"创新←→人才←→教育"的普遍规律,分析世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总结经验教训,援引数据证实:创造型人才是知识创新的关键;同时剖析了创造型人才在知识、智力、能力、意识、个性、体质6个方面的表现。最后,由于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龙头地位、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相应教育对其成才的影响程度以及高等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等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主要环节。培养创造型人才,不仅有利于发展知识经济,也有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否则于二者都是不利的。 第三部分根据知识创新要求的创造型人才的新型培养目标,结合当前现状,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教学应进行7个方面的改革:1、改革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包括价值观、培养目标观(或质量观)、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观及教学方法观。2、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能力。主要是增强专业的科学性、适应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3、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宜遵循这样的原则: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上,更强调整体优化;在微观与宏观的关系上,更注重宏观;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上,更关注创新;在专业与"非专业"的关系上,更注意"非专业"内容;在基础性与"非基础性"的关系上,更突出基础性内容;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更张扬个性。4、改革教学管理制度。逐步过渡到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5、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方法上加重"学"的成份;教学评价方法在保持其选拔性评价功能的同时,强化其发展性评价功能。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流名师。7、营造具有丰富的创造性内涵的校园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