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系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读本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自汉代,我国著名医书有《_____》、《金匿要略》、《脉经》、《千金方》。
【答案】伤寒杂病论
【解析】张仲景(约公元150年一219年),名机,南阳人,因当时伤寒流行,死亡者很多,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即今《伤寒论》和《金医要略》两部分。
2. 公元618-907是中国_____朝时期。
【答案】唐
【解析】公元618年,隋场帝在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陇西豪族、驻守太原的大将李渊及其子李世民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起兵夺取政权,建立了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
3. 北京故宫“前朝”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和_____
【答案】保和殿。
【解析】北京故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所建造的,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房屋九千多间。其设计完全按照君权的至高无上和绝对权威来安排各种建筑,总的结构承袭古制,采用“前朝后寝”的布局,“外朝”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朝会施政之所,以空旷衬托宫殿的雄伟高大,有皇权威严之感。“内廷”后三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帝后居所,清雍正以后在此处理日常政务。东西六宫,街巷纵横,院落分明,以密集的格局适应起居需要,显示生活情趣。
4. 中国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后可以成婚,女子行笈礼则为_____岁
【答案】15
【解析】古代男子年20行冠礼,女子年15行笈礼以示成年。
5. 江苏这一名称形成于清代,是合_____与苏州二府之名而成。
【答案】江宁
【解析】江苏,位处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春秋战国时属吴、楚等国,秦属东海、会稽郡,汉属徐、扬二州,清初建为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设为江苏布政使司,两江总督驻江宁府(今南京市),巡抚驻苏州府(今苏州市),合两地之名为“江苏”,现省会南京市,简称“苏”。
6. 基督教的三个教派是新教、天主教和_____。
【答案】东正教
【解析】罗马帝国的东西两部分分裂后,基督教也于公元1054年分裂为两派: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和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16世纪,德国农民思想家闵采尔掀起了反教会的农民斗争。在这一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下,代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基督教新教应运而生。
7. 中国古代与海外交往的几条主要通道被称为_____。
【答案】海上丝绸之路
【解析】“海上丝绸之路”,从海上沟通着中国与外国的交往。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达印度洋的海路:即从今越南北部、广东、广西港口出发,经东南亚抵达今印度东岸和斯里兰卡。东汉时,中国人己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8.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主要的批判对象就是“_____”说。
【答案】天人感应
【解析】王充是一个无神论者,著《论衡》85篇,求真实,疾虚妄,匡时俗,颇具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他否认“天”有任何意志,认为灾异都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毫无关系; 人死犹如火灭,不可能有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 他承认感性经验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强调用事实来验证知识的可靠性; 主张人性有善恶,认为人性可以改变; 反对崇古非今,反对浮华虚伪之语,等等。
9. “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_____》。
【答案】《周礼》
【解析】“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但书中并未指出“六书”是什么。
10.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留学的学生被称为_____。
【答案】遣唐使。
【解析】中日之间的交流,日本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势,先后派出使团、留学生和学问僧到中国来吸取营养。在隋代,日本共派出遣隋使五次,特使高向玄理等人专程来华学习佛法; 在唐代,从公元630年一公元834年的两百余年中,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8次,其中有16次到了中国。
二、判断题
11.孟子第一个深入探讨人的本性,提出“性善”论。
【答案】正确
【解析】孟了是主张“性善”的,按他的原意,“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属于“人”的四种“善端”,是人生来就具有。
12.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答案】错误
【解析】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而天主教是基督教分裂为两派之后其中的一派。
13.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是世界茶文化史上的早期专著。
【答案】正确
【解析】《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14.明清时期,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就叫“连中三元”。
【答案】正确
【解析】乡试及格者都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是解送朝廷录用之意。会试取中后,通称“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一甲第一名为状元,会试之后接着举行殿试,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就称为“连中三元”。
15.敦煌位于甘肃省,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必经之地。
【答案】正确
【解析】敦煌位于甘肃省,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华的商贸活动。同时敦煌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必经之地。
16.汉语“文化”一词是从日本借来的。
【答案】错误
【解析】“文化”按照文献,最早出现在《周易·贲》里,书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应当是中国人论述“文化”的开始。
17.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后来流行于亚洲和非洲广大地区。
【答案】正确
【解析】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后来流行于亚洲和非洲的大片地区,尤以西亚、北非、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为盛。
18.《易经》是古代经学典籍“五经”中的一部。
【答案】错误
【解析】“五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后来用《礼记》代替《仪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