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湖北因位于_____之北而得名,简称_____。
【答案】洞庭湖; 鄂
【解析】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故称“湖北”。省会武汉市,因清时省会武昌古称“鄂州”,故简称“鄂”。
2. 公元7世纪,出于民族团结的需要,阿拉伯先知_____比照犹太教和基督教,取二者之长,结合阿拉伯人习性,创立了伊斯兰教。
【答案】穆罕默德
【解析】伊斯兰教宣称,安拉曾在不同时期向不同地区派遣过许多使者,他们都是安拉选来治世安民、拯救世人的“先知”,穆罕默德则是安拉派遣的最后一个使者,称为“封印至圣”,专门传达神意,开导世人。
3. 汉代通行的汉字字体是_____。
【答案】隶书
【解析】汉代是书法艺术成熟的时一期。在这个阶段,隶书定型,草书、行书、楷书也应运而生,终于形成隶书盛行、诸体皆备的辉煌局面。到东汉,隶书成为官定标准字体。这一书体的变革,文字史上称为“隶变”。这种隶变后通行的隶书,即为“汉隶”。
4. 司马迁《史记》从_____开始记史。
【答案】黄帝时代
【解析】《史记》共130篇,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且《史记》采用的是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成为我国记载正史的主要体裁。
5. 大同云冈石窟是在_____时期开始营造的。
【答案】北魏
【解析】大同云冈石窟是在北魏文成帝复兴佛教,佛教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开始营造的,始于
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石窟现存主要洞窟53个,造像五万余尊。它的特点是造像雄伟,大佛很多,一般大佛均在13米以上。
6. 《古今图书集成》成书于_____朝。
【答案】清
【解析】清代的大类书称为《古今图书集成》,成于康熙、雍正年间,初由陈梦雷主持编撰,雍正时改为蒋廷锡,是现存规模最浩大、体例最完善、用途最广泛的一部类书。
7. 唐朝用釉子涂染在青铜器上的陶器的名称是_____。
【答案】唐三彩
【解析】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它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8. 为了让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古代创制了“_____”。
【答案】二十四节气
【解析】古人创制“二十四节气”的目的是让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与“二至”,即春、秋分,冬、夏至。
二、选择题
9. 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是我们了解古代( )文化的重要文献。
A. 越南
B. 柬埔寨
C. 老挝
D. 尼泊尔
【答案】B
【解析】周达观撰写的《真腊风土记》,就是他奉命出使真腊(今柬埔寨)时,真实记录的柬埔寨吴哥时代的灿烂文化。
10.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是( )。
A. 溺桥
B. 卢沟桥
C. 赵州桥
D. 宝带桥
【答案】B
【解析】北京的“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以后虽有修补而原貌未变,至今己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称它
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11.苏州被称为“园林之城”,以“苏州四大名园”最富盛名,包括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和( )。
A. 个园
B. 留园
C. 何园
D. 寄畅园
【答案】B
【解析】苏州至清末有记载可查的大小园林有二百多座,因而被称为“园林之城”。其中以“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最负盛名,合称“苏州四大名园”。
12.“天坛走一走,到处都是( )”,这个数字代表最高,极限,无数。
A.8
B.9
C.10
D.1
【答案】B
【解析】大凡皇家的建筑与器物,多合乎“九”数,九是一种荣耀,是至高无上的一个标志,是一个极限,也是一个转折的开始,还是一种变化和发展。
13.以下姓氏中,其来源与官职有关的是( )
A. 姜B. 韩C. 史D. 孟。
【答案】C
【解析】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空、司徒、司寇、史、理、钱、宗、帅等。
14.中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1986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项目,最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 )。
A. 故宫
B. 秦始皇陵
C. 莫高窟
D. 长城
【答案】D
【解析】截至2011年6月,中国已有41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时间顺序排列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长城(文化遗产,1987年)。
三、简答题
15.举例说明文化交流实质上是相互影响的。
【答案】文化交流实质上是相互影响的,这主要表现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