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民族振兴的重担全靠他们来承担。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转型的重要时期。而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学习知识和形成完善人格的重要时期。中学历史教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和主体之一,肩负着更加沉重的责任。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中学历史教师本身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提高教育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共同发展的人。而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素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虽然有一批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存在,但是由于历史学科长期处在副科地位,历史教学少有人问津。一些中学历史教师在授课时,还是受传统思想影响,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和其他方面的培养;有的教师还是偏重于战争和朝代更替的讲授,而忽视了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这些内容;在一些偏远地方的中学,历史教师在数量上都无法达标,更别说质量了,经常是一个年级10来个班的历史课,只有1至2名历史老师来教;在发达的大中型城市里,情况要相对好一些,但是部分历史教师对于历史教育的重要性还是认识不够。正是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对中学历史教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问题进行了讨论。本论文的结构内容如下:
引言,简要回顾了我国古代历史教育的沿革,指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历史教育一直是一个重要方面。接着通过对近现代历史教育的回顾,提出现阶段历史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指出历史教育的重要性。结合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引出本文的题目,即中学历史教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问题。同时,简要介绍了教师素养的内涵,虽然各家划分方法不同,但基本上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对中学历史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第一章至第五章,紧接前文内容,对中学历史教师各方面素养进行分别论述,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内容:以唯物史观指导历史教学与研究;积累丰富的学科和跨学科知识,丰富创新教学教法;思行合一、与时俱进;培养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树立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对这五个方面内容的讨论,寻求培养与提升中学历史教师的素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