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31普通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答案】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向单一方向卷曲而形成的有周期性重复的主体结构或构象。这种周期性的结构是以肽链内或各肽链间的氢键来维持的。包括螺旋、折叠、转角、无规卷曲。

2. 次生生长。

【答案】次生生长是指在植物体初生生长结束后,发生了次生分生组织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其分裂、分化形成各种成熟组织的生长过程。次生生长的结果是使根茎等器官加粗。

3. 联会复合体。

【答案】联会复合体是指配对染色体之间的特殊结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在减数分裂中有使两个染色体紧密靠拢的作用。

4. 光系统。

【答案】光系统是进行光吸收的功能单位,是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和光合作用的原初电子受体组成的复合物。

5. 端粒。

【答案】端粒是线性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特定的DNA 序列和蛋白质组成。对细胞的正常复制至关重要。

6. 基因重组。

【答案】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7. 种群密度。

【答案】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8. 单倍体。

【答案】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该物种的单倍体。

9. 杂合体。

【答案】杂合体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杂合体自交后代要发生性状分离。

10.染色体组型。

【答案】染色体组型是指根据染色体的相对大小,着丝粒的位置,臂的长短,随体的有无等特征,把某种生物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按一定顺序分组排列起来构成的图像。

二、简答题

11.简述AIDS 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答案】(1)爱滋病的传播途径

爱滋病(AIDS ),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其传播途径有3种: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2)预防措施

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洁身自爱,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发生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及时治疗性病;不卖淫、嫖娼。

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预防艾滋病的母婴传播:感染了HIV 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或哺乳将病毒传给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孕产妇在分娩前、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艾滋病通过母婴传播的几率。采用人工喂养,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12.何谓种群的逻辑斯蒂増长?其特征是什么?

【答案】种群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呈逻辑斯蒂增长。逻辑斯蒂增长的数字模型:

式中:

t ——时间;

r ——种群的瞬时增长率;

K-一环境容纳量;

増长曲线是S 型的,具有两个特点:

(1)増长曲线有一个上渐进线,即S 型增长曲线逐渐接近于某一特定的最大值,但不会超过这个最大值的水平,此值即为种群生存的最大环境容纳量,通常用K 表示。当种群大小达到K 值时,将不再增长。

(2)S 型曲线是逐渐变化的,平滑的。

13.简述细菌的结构。

【答案】细菌分为真细菌和古核生物。真细菌包括细菌、蓝细菌、放线菌、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和支原体等。其结构特点为:

(1)细菌没有细胞核,只有一个环状的DNA 分子,位于细菌细胞内特定的区域内,称为类

所引起的传染病。:一一种群在单位时间内的增长率; N ——种群大小;

,在这区域内有少量的RNA 和非组蛋白蛋白质。类核体与周围的细胞质之间没有截核体(拟核)

然的界线。

(2)细菌细胞质中有散在的核糖体,没有线粒体等细胞器。

(3)除支原体外,所有细菌都有细胞壁。细胞壁不含纤维素,它的主要成分是含乙酰胞壁酸的肽聚糖。胞壁酸是细菌壁的特有成分。

(4)很多杆菌和螺旋菌的体表有鞭毛,鞭毛固定在原生质膜和细胞壁上,细菌借助鞭毛旋转推动菌体前进,移向营养物或逃避有害刺激。

(5)—些革兰氏阴性菌的表面还有短而多的纤毛,没有运动功能,纤毛的作用是使细菌互相附着成为群落,而成为群落的细菌才能使寄主发病。有些细菌只有一两根长纤毛,这种纤毛在细菌有性生殖时是遗传物质的运输管道。

(6)细菌的细胞膜是脂类双分子层结构。

(7)很多细菌的细胞质中还含有小的环状DNA 分子,称为质粒。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14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 )是X 染色体连锁隐性。已知一位妇女的弟弟和舅父都患DMD , .

试述:

(1)本病是否家族遗传病?

(2)谁肯定是DMD 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3)这位妇女若与正常男子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患DMD 的风险如何?

【答案】(1)本病是由于X 性连锁隐性基因引起的家族遗传病。

(2)因为这个家系的儿子中有患DMD 病。该妇女母亲和她外祖母是DMD 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3)这位妇女可能是正常人体,也可能是携带者,与正常男子结婚,他们所生女儿中不患DMD ,儿子患病风险25%。

15.简述氧离曲线的影响因素及其生理意义。

【答案】(1)氧解离曲线是指表示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以氧分压

标,相应的血氧饱和度为纵坐标,简称为氧离曲线。氧离曲线的影响因素:氧分压、值为横坐

①当外界氧分压高时,血红蛋白结合氧而成为氧合血红蛋白;当外界氧分压低时,氧合血红蛋白放出氧而恢复成血红蛋白。肺中氧的分压高,血红蛋白和氧结合而成氧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到组织中时,组织代谢产生

红蛋白。

②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随1液的

微血管后,由于

成氧合血红蛋白。

氧的分压低,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供组织之用,自身又恢复成血的变化而改变。细胞代谢产生的溶于组织液中,使组织浓度増加,pH 降低,pH 降低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因而氧被放出;当血进入肺的放出,血中pH 升高,这时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提高,因而与氧结合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