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大学写作、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定语

【答案】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成分。能够充当定语的词主要是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

,定语“我们”修饰中心语“国家”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例如“我们的国家”。

2. 文白异读

【答案】文白易读是指在一些方言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不同的用途中有着不同的读法。它是指一个汉字由于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方言的影响,在该方言中,读书和平时说话的发音不同。例如客家话里,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生”字单用表示“性娩”或表示“活着”的时候读作[senl],而在固定的词中却读作[sangl],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文白异读,前者是白读,后者是文读。

3.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1],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4. 半自由语素

【答案】半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只能跟其它语素组合成词、在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这种语素意义实在,但不能够独立运用,要跟其他语素组合才能构词。比如“民”有实在的语素意义,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单说,只能用在其他语素前面或后面,变成“民主”、“人民”。

5. 义素分析

【答案】义素分析可以揭示出词语所代表事物之间的区别特征。义素分析的步骤一般是: ①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②根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即找出相应的义素; ③义素确定之后,还需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义素分析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解释、理解语义,可以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6. 隶变

【答案】隶变是指由小篆经过一系列形体的改变从而成为隶书的过程。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有隶变,才有今天的汉字。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

7. 联绵词

,【答案】联绵词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又称“连绵词”或“连绵字’。这种单纯词,每个音

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两个音节连在一起才表示一个意义,构成一个语素,也才能在语言中作为一个词自由运用。联绵词大致可分为三类:

,; ①双声,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例如“参差’

②叠韵,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例如“仿徨”;

③非双生叠韵,例如“蝴蝶”。

二、简答题

8. 拼读下列词语并注上汉字。

【答案】早操 前进 民族 胜利 良好 汽车 薄膜 地理 刻苦 强调 艰巨 检举 大刀 达到 转化 实现 清除 保证 护理 凯歌

9. 举例说明“草书楷化”这种汉字简化方法。

【答案】草书楷化,是钟明善先生在《于右任书法字典》的“序”中提出来的,具有远见卓识的观点。草书是为了在实用中节省时间,书写快捷而发展起来的。字的简化,也是为了书写快捷,节省时间而进行的改革。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

草书笔画简单,多是一笔书,打破了楷书的形体和结构,但笔画不清晰。把群众比较熟悉的草书字的笔形改用楷书的写法,就可以达到减少笔画的要求。例如:

长(長) 专(専) 书(書) 尧(堯) 为(爲)

10.“聪明”和“智慧”是一组同义词,二者有何区别?

【答案】(1)语法方面的区别

聪明:是形容词,具有形容词的特点,如受副词修饰,修饰名词,可以做谓语中心等等。

智慧:是名词,具有名词的特点,可以做主语宾语,可以接受形容词的修饰等。

(2)语义方面的区别

聪明可以与生俱来,但是智慧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达到。我们可以说“一个小孩很聪明”,但不能说“他很有智慧”,就是这个道理。

(3)语体方面的区别

智慧,书面语色彩比较浓。聪明可以用于书面语,也可以用于口语。

11.试把下列省级行政区简称字音的声母写出来,并写出全称汉字及其声母。

京( ) 沪( ) 津( ) 辽( ) 吉( )

黑( ) 晋( ) 冀( ) 蒙( ) 鲁( )

苏( ) 浙( ) 皖( ) 闽( ) 赣( )

豫( ) 鄂( ) 湘( ) 粤( ) 桂( )

琼( ) 陕( ) 甘( ) 宁( ) 青( )

新( ) 川( ) 渝( ) 藏( ) 滇( )

黔( ) 台( ) 港( ) 澳( )

【答案】京(J )北京(b , j ) 沪(h )上海(sh , h ) 津(J )天津(t , j )

辽(1)辽宁(1, n ) 吉(j )吉林(j , 1) 黑(h )黑龙江(h , 1, j )

晋(J )山西(sh , x ) 冀(J )河北(h , b ) 蒙(m )内蒙古(n , m , g )

鲁(1)山东(sh , d ) 苏(s )江苏(j , s ) 浙(zh )浙江(zh , j )

皖(w )安徽 闽(m )福建(f , j ) 赣(g )江西(j , x )

豫(Y )河南(h , n ) 鄂( )湖北(h , b ) 湘(x )湖南(h , n )

粤(v )广东(g , d ) 桂(g )广西(g 、x ) 琼(q )海南(h , n )

陕(sh )陕西(sh.x ) 甘(g )甘肃(g 、s ) 宁(n )宁夏(n.x )

青(q )青海(q 、h ) 新(x )新疆(x , j ) 川(ch )四川(s , ch )

渝(y )重庆(ch , q ) 藏(z )西藏(x , z ) 滇(d )云南(y , n )

黔(q )贵州(g , zh ) 台(t )台湾(t , w ) 港(g )香港(x , g )

12.“由于”和“因为”在用法上有何异同?

【答案】(1)相同点

“由于”和“因为”都可以表示原因,和“所以”连用。

(2)不同点

①语义方面的区别

“因为”是表示做过的事情或做某件事、产生某种结果的缘由,所以是描述“因为”的内容而客观发生的事实,即“怎么了”。

“由于”是表示某种东西或动作,因此是表示针对之前做过的或发生的某件事做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