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工程811管理学原理[专业硕士]之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工程811管理学原理[专业硕士]之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工程811管理学原理[专业硕士]之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21
2017年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工程811管理学原理[专业硕士]之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41
2017年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工程811管理学原理[专业硕士]之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56
2017年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工程811管理学原理[专业硕士]之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74
一、简答题
1. 何谓团队沟通? 何谓组织间沟通? 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和组织间沟通?
【答案】(1)团队沟通是指组织中以工作团队为基础单位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方式。组织间沟通是组织之间如何加强有利于实现各自组织目标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
(2)在高度竞争的全球环境中,组织应用团队解决复杂问题。团队的沟通结构既影响团队绩效又影响员工的满意度。对于简单问题,可通过集权沟通网络进行解决; 当团队活动复杂而且难度大时,所有成员都应该在一种分权的结构中共享信息,以便解决问题。团队需要在各个方向上自由沟通。应该鼓励团队成员彼此间讨论问题,员工的大量时间应该投放于信息加工。但是,执行常规任务的团队沟通可以是集权式的,在处理信息上的时间不宜太多。
组织间沟通的重要基础,一般不是建立市场交易关系基础上的契约关系,而是建立相互信任的互惠关系。如果沟通的主要目标是有关践约和履约的问题,那组织间的关系就会走向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进而失去组织间沟通的本来意义。在经济活动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背景中,组织间沟通,尤其对互联网领域的企业而言,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信息管理工作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组织中的信息管理工作通常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播,信息利用,信息反馈在等六个环节.
(1)信息的采集。是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搜寻并占有各类信息的过程。衡量信息采集工作质量的惟一标准是所采集的信息是否对组织及其管理者有用,判断信息是否有用则要看信息是否具有有用信息的各种特征即高质量、及时和完全。为了使信息的采集富有成效,管理者必须做好以下各项工作:①明确采集的目的; ②界定采集的范围; ③选择信息源。
(2)信息的加工。是指对采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准确化的过程。加工过的信息便于存储、传播和利用。只有经过加工,信息的价值才真正得以体现。作为一个过程,信息的加工一般由以下步骤组成:①鉴别。鉴别是指确认信息可靠性的活动。②筛选指在鉴别的基础上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取舍的活动。③排序。排序是指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按照管理者所偏好的某一特征对信息进行等级、层次的划分的活动。④初步激活。初步激活是指对排序后的信息进行开发、分析和转换,实现信息的活化以便使用的
活动。⑤编写。编写是信息加工过程的产出环节,是指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编写,便于人们认识的活动。通常,一条信息应该只有一个主题,结构要简洁、清晰、严谨,标题要突出、鲜明,文字表述要精炼准确、深入浅出。
(3)信息的存储。是指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记录、存人、保管以便使用的过程。信息存储包括:①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将加工后的信息记录在相应的载体上; ②对这些载体进行归类,形成方便人们检索的数据库; ③对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使信息及时得到更新。信息的存储工作由归档、登录、编目、编码、排架等环节构成。
(4)信息的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递。它具有与大众传播不同的特点:①目的更加具体; ②控制更加严密; ③时效更加显著
(5)信息的利用。是指有意识地运用存储的信息去解决管理中具体问题的过程。它是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传播的最终目的。信息的利用程度与效果是衡量一个组织信息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
(6)信息的反馈。是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信息的利用效果,使信息按照管理者的意愿被使用。它是指对信息利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信息的利用符合预期的过程。作为一个过程,信息的反馈包括反馈信息的获取、传递和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三个环节。从这三个环节看,信息反馈需要满足:①反馈信息真实、准确; ②信息传递迅速、及时:③控制措施适当、有效
3. 什么是绩效评估? 其重要性如何理解?
【答案】(1)绩效评估的定义
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核、绩效评价等,是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结果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进行考察、分析、评估与传递的过程。其在本质上就是考核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或者对组织成员的价值进行评价,它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为提高员工能力与绩效,实现组织战略目的的一种管理沟通活动。
绩效评估的目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评价和开发。评价的目的在于正确估价员工的行为和绩效,以便适时给予奖惩,如提薪、发奖金、晋升等。开发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如更新员工知识结构与技能,激发创造力等,最终提高员工的绩效。
(2)绩效评估的重要性
①绩效评估是人员任用的依据。绩效评估是“知人”的主要手段,而“知人”是用人的主要前提和依据。
②绩效评估是决定人员调配和职务升降的依据。人员调配前,必须了解人员使用的状况,人事配合的程度,其手段是绩效评估。
f 解其③绩效评估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培训的前提是准确的了解各类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知识和能力结构,优势和劣势,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同时,绩效评估也是判断培训效果的主要手段。
④绩效评估是礁定劳动报酬的依据。准确地衡量“劳”的数量和质量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没有评估,报酬就没有依据。
⑤绩效评估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手段。奖励和惩罚是激励的主要内容,要做到奖罚分明,就必须要科学地、严格的进行考核,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决定奖或罚的对象以及奖或罚的等级。
⑥绩效评估是平等竞争的前提。建立社会注意市场经济,需要鼓励企业竞争,一也需要在企业内部鼓励员工之间进行平等竞争,创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气氛。
4. 简述人本管理。
【答案】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人本管理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人本管理的人性假定是“主观理性人”。首先,它认为人的行为结果是有利于最充分实现自身的利益; 其次,每一个人都依据自我偏好对各种事物做出独立的主观价值判断,并依照这种判断做出趋利避害的行为决策,力求能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利益。
(2)人本管理的中心是人,它把人置十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的地位,这意味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选人、聘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人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源。
(3)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人本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每位员工都是真正的主人,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分工的关系。企业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授权与激励,让每位员工都能享受权力、信息、知识和酬劳。
(4)人本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是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企业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一种契约,赋予企业的全体员工(包括经理阶层和一般员工)人力资本所有者这样一个地位,从而使他们和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一样拥有、控制企业。现在我国不少企业所倡导的生产绿色产品就反映了这种广义上的人本管理精神。
(5)人本管理得以成功实施的标志是组织的目标与成员的个人目标都能够实现。实行人本管理的企业中,管理活动成功的标志不但要看原有的组织经济目标(反映的主要是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是否实现,还要看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是否实现。只有将组织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企业获得持久的发展。
5. 何谓创新,创新与维持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案】(1)创新的含义
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创新工作作为管理的职能表现在它本身就是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它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活动; 创新工作也和其他管理职能一样,有其内在逻辑性,建构在其逻辑性基础上的工作原则,可以使得创新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创新工作是管理过程的重要一环,是重要的管理活动,具有逻辑的结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