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海洋大学学校体育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间歇训练法
【答案】间歇训练法是指在一次或一组练习之后,按照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和积极性休息的进行休息,在运动员机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心率120-140次/分)就进行下一次(组)练习的方法。
2. 终身体育
【答案】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它由家庭体育、幼儿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构成。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指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想。这种思想主张在学校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简答题
3.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
【答案】课余体育竞赛的主要意义有:
(1)能吸引和激发师生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积极性。
(2)有利于检查、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训练工作,总结和交流经验。
(3)有俚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
(4)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
(5)竞赛是推动学校体育广泛开展的有力杠杆迷失普及与提高的有利因素。
4. 何谓体育?体育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1)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相对于文学、美术、音乐、曲艺、戏曲、舞蹈、杂技等文化活动,体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手段达到“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
(2)体育的本质是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即“以身体运动为基础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5. 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竞赛如何改革?
【答案】(1)改革时要正确处理好竞赛市场化和竞赛为训练服务的关系。
(2)竞赛体制改革的着眼点要放在充分调动学校、社会、国家的积极性方面,提高竞赛管理水平,使竞赛工作得益于教育和社会,服务于教育和社会。
竞赛的安排要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训练的需要、适应多周期的需要。
(4)要分门别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大学竞技体育队伍的需要安排好竞赛。
(5)要深化全国大学生综合性运动会、全国大学竞技体育单项竞赛的改革,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竞赛市场要求、有利于服务大学竞技体育高水平训练需要的竞赛管理体制。
6. 简答动作技能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的特点、表现及主要任务。
【答案】(1)特点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高度集中,内抑制相当牢固、精确。
(2)表现
表现在能很准确、熟练、省力、轻快的完成动作,并能灵活自如的运用。但如果长时间的中断练习,已形成的动力定型就回消退。
(3)主要任务
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已形成的动力定型,并能在各种变化条件下,灵活自如的应用。
7. 简答用动负荷的构成因素及相互关系。
【答案】(1)构成因素
运动负荷是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因素构成。
负荷量
负荷量是指完成身体练习时对有机体刺激的数量特征,其指标可以用时间、次(组)数、总距离、总重量来衡量。
负荷强度
负荷强度是指完成身体练习时对有机体刺激的深度,可以用密度、速度、高度、远度、负重量难度等指标来衡量。
(2)相互关系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是运动负荷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有一定的强度就有一定的量,反之,有一定量的练习就有一定的强度。有机体能承担较大的强度,就能承担较小强度的较大量;同样,有机体能承担较大繁荣量,就能承担较小量的较大强度。
量的增加能为强度的提高打下基础,强度的提高又可为量的増加创造有利的条件。两者相铺相成,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从而形成运动负荷逐步增加的趋势。
8. 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1)不同点
真稳定状态是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能量供应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很少产生乳酸和氧的亏欠,运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假稳定状态是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当进人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的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运动过程中氧亏不断增多,无氧代谢供能占优势,乳酸水平升高,血液PH 值下降,运动时间不可能持久。
(2)相同点
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活动在一段时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变动范围不大的水平,这种机能状态称为稳定状态。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是稳定状态的两个方面。
三、论述题
9. 试述学校课外运动训练中技术训练和身体训练、战术训练之间的关系?
【答案】(1)身体训练
运动员体能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决定的。体能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各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的机能水平、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掌握运动技术和战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打好基础。体能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体能训练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两个方面。
(2)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是指学习、掌握和提高专项运动技术的训练过程。技术训练包括基本技术训练和高难技术训练。将运动技术训练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即培养基本运动技术结构的初级阶段、进一步加工运动技术的中级阶段、运动技术运用自如的高级阶段。技术是一些项目中形成战术的基础。
(3)战术训练
战术是指根据自己和对手的竞技能力和外部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本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争取主动,确保比赛胜利或表现出所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竞技计谋和行动。
战术训练是在移动的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的基础上,根据比赛的需要而形成的。
10.试论述制定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意义?
【答案】(1)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系统的安排教学工作,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计划文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进行有效教学和实现体育教学科学化的先决条件和首要环节 (3)可使教学工作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利于教师全面主动的考虑和科学系统的安排整个教学工作,正确处理教材之间和课次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场地、设备和器材。它不仅能使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教学,同时,还有利于检查和总结教学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掌握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不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以及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1.试论述身体训练与技术、战术训练的关系。
【答案】从身体训练是技术训练的基础,而技术又是战术训练的基础;身体训练水平是比赛中发挥技术、战术的物质基础,而良好的技术、战术又是展现体能的条件和保证;克服在学校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