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经内科(医学高级)题库>脑血管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升高血压、提高血容量和稀释血液的“3H”治疗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 动脉瘤再出血
B . 脑积水
C . 迟发性脑梗死
D . 心力衰竭
E . 深静脉血栓

某研究者,为了验证氯霉素对伤寒的疗效,在408例伤寒病人中进行对照试验,其中251例用氯霉素治疗,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死亡率7.07%,未用组157人中死亡36人,病死率22.8%,已有结论被亲自证实。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对受试者应该做到的是() A.以科学利益放在第一位,病人利益放在第二位。 危重病人和病情发展变化快的患者不应使用安慰剂。 在医学研究中,即使病人病情恶化也不可以中断实验。 为了更好的获得实验数据,可以对病人说谎,可以不解答病人的疑问。 在医学研究中,不必一味坚持知情同意。 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内毒素。 外毒素。 类毒素。 色素。 侵袭性酶类。 患者男,14岁,自幼常见皮下淤斑,皮肤碰破后出血不止。5岁时做扁桃腺手术出血,曾输注新鲜血浆400ml。8岁时曾行关节腔穿刺抽出积血。查体时身高1。32m,跛行,双侧膝关节已变形。血常规检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在正常范围内,出血时间(Duke法)4min;凝血时间(普通试管法)18rain;APIT(手工法)60s(正常对照42s);Prlle(正常对照11s)。其叔父幼年时也有类似症状。本病可初步怀疑为() A.血友病。 ITP。 Vwd。 过敏性紫癜。 维生素K缺乏症。 吲哚试验阳性的细菌是因为该菌能分解()。 葡萄糖产酸。 色氨酸产生靛基质。 胱氨酸生成硫化氢。 枸橼酸盐生成碳酸盐。 丙酮酸产生乙酰甲基甲醇。 女,32岁,白带增多2年,检查发现宫颈有1/3呈红色颗粒状,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其病理不包括() 宫颈肥大。 宫颈糜烂。 宫颈息肉。 慢性宫颈管炎。 非典型性增生。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升高血压、提高血容量和稀释血液的“3H”治疗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