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9063企业管理基础之市场营销学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国际目标市场的评估内容。

【答案】国际目标市场的评估可从5个方面进行:

(1)估计现有市场潜力,通过己公布的资料或企业组织调查获取的资料,对目前市场需求的状况进行估计;

(2)预测未来市场潜力,分析判断随着该国经济发展、政局变动等环境的变化。目标市场潜力的发展及其走向如何;

(3)预测市场占有率,研究目标市场的竞争状况以及有关方面可能设置的种种限制。正确判断该企业在目标市场的市场份额;

(4)预测成本和利润,估算总体成本,并以此测算企业利润;

(5)估计投资收益与风险,将某一产品在国外市场的预测利润流量与投资流量进行比较。估计投资收益率。

二、论述题

2. 简述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及其背景(依据)。

【答案】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划分为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销售)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等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的观念一般称为旧观念,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 后两个阶段的观念是新观念,可分别称为顾客(市场)导向观念和社会营销导向观念。各种观念的演变及其背景为:

(1)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并且买得起的产品。因此,企业应当集中精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分销范围,以便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生产观念在西方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整个社会产品供应能力相对不足。企业只要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便可获得丰厚利润。因此,企业的中心问题是扩大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而不必过多关注市场需求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观念为众多企业所接受。

(2)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

持产品观念的公司假设购买者欣赏精心制作的产品,相信他们能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井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质量卜乘的产品。这些公司的经理人员常迷恋自己的产品,而不太关注市场

是否欢迎。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入。

(3)推销观念

推销观念(或销售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因而营销管理的中心是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这一时期,由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和大规模生产的推广,商品产量迅速增加,整个社会已经由商品小足进入商品过剩,卖主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前后历时5年,堆积如山的货物卖不出去,许多下商企业纷纷倒闭,市场极度萧条。这种现实使许多企业家认识到,企业不能只顾生产,即使有物美价廉的产品,也要努力推销才能保证被人购买。

(4)市场营销观念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又称市场营销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企业的一切计划与策略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

市场营销观念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西方各国企业更加重视研究和开发,新产品竞相上市,市场竞争进一步激化。消费者有较多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消费需要变得更加多样化,购买选择更为精明,要求也更为苛刻。这种形势迫使企业改变了以卖方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将重心转向认真研究消费需求,正确选择为之服务的日标市场,以满足日标顾客的需要。

(5)社会营销观念

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全球环境破坏、资源短缺、人口爆炸、通货膨胀和忽视社会服务等问题日益严重,要求企业顾及消费者整体与长远利益(即社会利益)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西方市场营销学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念,认为企业生产经营不仅要考虑消费者需要,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这类观念可统称为社会营销观念。

社会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和组织应该确定日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然后向顾客提供超值的产品和服务,以维护与增进顾客和社会的福利。

3. 消费者市场有哪些特点?

【答案】相比产品市场而言,消费者市场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产品特点。产业市场卜的产品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消费者市场的产品相对简单,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

(2)定价特点。产业市场上的产品价格一般比较稳定,价格需求弹性不充分。相反,消费者市场对价格很敏感,价格需求弹性比较高。

(3)分销渠道特点。产业市场的分销渠道一般分为直接渠道或短渠道,分渠道选择余地较少。消费者市场的特点是集中生产、分散消费。分销渠道多为间接渠道和长渠道。如何建立方便快捷高效、反应速度快的销售渠道是消费者市场上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4)促销特点。产业市场比消费者市场更强调人员推销,且推销员需要具备更多的专业技术知识。产业市场上的广告与消费者市场的广告也有不同,主要强调技术数据。消费者市场的顾客

分散,所以更强调广告宣传,尤其大众媒体宣传。

三、案例分析题

4. 宝洁的分销渠道建设

[1].企业背景

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P&G),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2003-2004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为514亿美元。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86位,并位列最受尊敬企业第七。宝洁全球雇员近10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及个人清洁用品。

宝洁在1993年的营业额己经达到300亿美元,其中一半来自美国,另一半来自世界其他地区。宝洁经营了150余年。其间积极并成功开发世界级高质量消费品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在宝洁的历史中,它的焦点是营造优良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服务。

宝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遵循三方面发展:兼并、开发和推广新品牌,以及在国际卜扩展。宝洁兼并的公司有DuncanHinesandHines-Park 食品公司(生产食品类产品)、W.T.Young 食品公司(生产花生酱和果仁、J.A.Fogler 公司(生产咖啡)及〔Clorox 化学品公司(生产漂染剂))。1957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起诉宝洁,强制将(Clorox 子公司脱离宝洁。这个行动结果终止了宝洁长达20年的策略,就是通过兼并来扩展业务. 这迫使宝洁管理层用两个途径来发展:开发新产品和在国际间扩展。

1993年,宝洁的生产线已经包括品种齐全的各类产品。公司按产品类别分为五个部门:健康/美容、食物/饮料、纸制品、清洁剂,以及特殊产品(如化学物品)。何一个部门再按产品种类进行组织,每一类产品均由几个品牌负责。大多数新品牌都是在现有产品加以改良而得。有几种新产品,如宝宝纸尿片、Pringle 、薯条,就是为了现有产品仍未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开发的。广泛的市场研究、低成本和有效的广告。以及积极的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资,使得宝洁的销售额大幅提升,美国的市场销售额由1955年的10亿美元上升到1985年的90亿美元。由于宝洁和产品销量庞大,公司与零售商和批发商洽谈时占尽优势。

宝洁的国际策略是将它在美国的核心商品一一清洁剂、牙膏、尿片和洗发液一一向世界其他地方推销。国际销售额从1953年的零增加到1958年的40亿美元。在这一段发展期间,现有品牌不断征服新的市场。宝洁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不同地方轮换管理者。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宝洁改变策略,开发和推销各个市场需要的产品,目的是了解和满足各地消费者需要,使宝洁能将国际营业额从1985年的大约40亿美元(销售额的31%)增加到1993年的150亿美元(销售额的50%)01983至1990年担任宝洁国际部主管的亚彻斯特。在1990年晋升为宝洁的行政总裁。

宝洁在实际的分销过程中非常注重分销过程的网络化、系统化、统一化与标准化。并把建立具有分销力、执行力、深入细分的分销网络作为首要工作目标。宝洁明白:“一流的产品、一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