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历史与设计理论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舫
【答案】又称旱船,是一种船形建筑,又称“不系舟”,却又犹如置身舟辑之感。船首的一侧设平板与岸相连,建于水边,前半部多是二面临水,使人有虽在建筑中,颇具跳板之意。船体部分通常采用石块砌筑。
2. 张涟(南垣)
【答案】“张涟”(1587~1673),松江华亭人,字(或号)南垣,擅长叠山。是中国明末清初造园艺术家,少时学画,善绘人像,兼工山水,以山水画意造园叠山。活动于大江南北50余年,所造园林甚多,最著名的有松江李逢申横云山庄,嘉兴吴昌时竹亭湖墅、朱茂时鹤洲草堂,金坛虞大复的豫园、无锡现存的惠山东麓寄畅园等。张涟对中国造园叠山艺术的重大贡献是改变了那种矫揉造作的叠山风格,对后世造园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涟除造园叠山外,还善制盆景,其盆景作品与叠石被时人推崇为“二绝”。
3. 长物志
【答案】《长物志》为明代文震亨所著,全书共12卷,其中与园林直接有关的是室庐、花木、水石、禽鱼四卷。室庐卷介绍了各种建筑类型及其细部构造和装修,提高设计及评价标准的是雅和古; 在花木卷中,分门别类地介绍厂园林中常用的42种观赏花木的方法,并提出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若干; 水石卷中分别讲述园林中常用的水体石料,提出叠山理水原则:在禽鱼卷中仅举出鸟类6种,鱼类1种,特别指出造园要突出大自然生态的特点。
二、简答题
4. 分析中国清代皇家园林的特征。
【答案】中国清代皇家园林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园林规模皇家园林的规模都很大,园内设有许多离宫及其他各种设施,因此它的性质小单是一个游息的场所,而是具有多种用途的综合体。其广阔的面积、恢宏的建设、金碧辉煌的装饰彰显出帝王气派与皇家气象。
(2)指导思想清代苑囿理景的指导思想是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再布置各种不同趣味的风景点和园中园,全国各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优美风景,是清苑囿造景的创作源泉。由此决定了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是山、水、建筑、花木和书画。而造同的主要工作是叠山、理水、建筑营造、植物配置、书画楹联等。不同十私家园林的小中见大,皇家园林更注重移天缩地,虽然都是在人工上做文章,但私家园林的“巧”远远比不上皇家园林的“豪”。
(3)建筑风格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多姿多彩。帝王苑囿和一般宫廷建筑不同,由于其政治和生活上的要求而产生了特定的建筑布局与形式。宫廷建筑极其严肃隆重:轴线对称,崇台峻宇,琉璃彩画,高脊重吻。而苑囿建筑除了朝会用的那一部分外,其他多较活泼,随宜布置,使人有亲切轻松感,建筑式样变化多,与地形结合紧密,和山石、花木、池水打成一片,建筑体量比较小巧,屋面以灰瓦卷棚顶为多。皇家园林堂皇而壮丽,大木构件比例基本是官式做法,常有庙宇布置在苑中,成为重要的风景点或构图中心。其中的一些塔殿楼阁作为苑中的中心建筑,为了与空间相衬,体量与尺度都很高大。
(4)园林功能皇家园林的功能齐全,集处理政务、寿贺、看戏、居住、园游、祈祷以及观赏、狩猎等于一体,甚至有的还设“市肆”,以便买卖。清代帝苑一般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 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宫室部分占据前面的位置,以便交通与使用,园林部分处于后侧,犹如后园。
5. 谢灵运园的造园成果有哪些?
【答案】会稽谢家庄园是魏晋六朝时期南方私家庄园别墅的杰出代表,其造园成果有以下几点:
(1)谢灵运园林无论新旧都能完全契合于天然山水地形。布局上收纳远近借景,方便农业耕作,远近自然景观各具性格的形象特征。
(2)庄园的水、草、竹、木、野生花卉和鱼、鸟、野兽等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呈现出一幅大自然淳朴可爱的情景和自给自足的庄园图景。
(3)谢家的庄园可以说是一座典型的园林化庄园。其山水风景相结合方面的确花费一番心思。园内建筑布局与山水风景相结合,道路敷设与景观组织相配合
(4)相地上宅体现了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反映了门阀士族的文化素养,与两晋南北朝开始形成的堪舆风水的学说也不无关系。
(5)谢灵运为此园注《山居赋》,从园林角度看,《山居赋》涉及到上宅相地、选择基址、道路布设、景观组织等方面的情况。这此都是在汉赋中所未见的,是风景式园林升华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6. 谈淡早期寺观园林的选址条件、基本类型及其对我国风景名胜开发的意义。
【答案】(1)选址条件早期寺观园林选址一般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①是靠近水源,以便获得生活用水;
②是靠近树林,以便采薪和采集食物;
③是地势向阳背风、易于排洪、小气候良好。但凡具备这一个条件的地段也就是风景美好的地段。
(2)基本类型早期寺观园林的基本类型有,城市寺观园林和郊野寺观园林。
(3)意义魏晋早期寺观园林尤其是郊野寺观园林成为我国名胜风景开发的先河,成为宗教信徒向往的圣地,文人官僚游憩的乐园,来往商旅的宾馆。远离城市的名山大川再不是神秘莫测的
地方,它们已逐渐向人们敞开其无限幽美的丰姿,形成早期旅游的风景名胜区。
三、论述题
7. 掇山分为哪几种,点石手法有什么?
【答案】因地势自有高低,园林里的掇山应当以原来地形为据,因势而堆掇。掇山可以是独山,也可以是群山。
(1)掇山种类
①高广的大山(土石混合),要堆掇高广的大山,在技术上不能全用石,还需用土,或为土山或土山带石
②小山的堆叠(外石内土),小山而欲形势具备,可用外石内土之法,即可有壁立处,有险峻处。同时外石内土之法也可防免冲刷而不致崩坍
③庭院掇山(纯石)
④峰峦谷(纯石)
⑤洞府的构叠,堆叠假山时,可先叠山洞然后堆土成山,其上又可作台以及亭榭。
(2)点石手法
①单点,由于某个单个石块的姿态突出,或玲珑,或奇特,立之可观时,就特意摆在一定的地点作为一个小景或局部的一个构图中心来处理。这种理石方式在传统上称做“单点”。
②聚点,摆石不止一块而是两三块,甚止至八九块成组地摆列在一起作为一个群体来表现,称之为“聚点”。
③散点,乃是一系列若断若续,看起来好像散乱,实则相连贯而成为一个群体的表现。散点的石,彼此之间必须相互有联系和呼应而成为一个群体,散点处理无定式,应根据局部艺术要求和功能要求,就地相其形势来散点。
8. 列举陕西关中代表性陵寝园林的时代、园名、园主。
【答案】代表主要有黄帝陵、秦始皇陵园、西汉陵寝园林和唐陵寝园林。
(1)皇帝陵
黄帝陵简称黄陵,或称桥陵,相传是我中华民族奠基先祖轩辕黄帝的陵墓。在黄陵县城北桥山。桥山之巅,翠柏成林,郁郁参天,沮水环绕,群山环抱,气势雄伟壮丽。沿大路向山顶攀登,就可看到密密层层的古柏。其形古怪异常,有独特姿色。黄帝陵就处在这满山的柏林包围之中。
(2)秦始皇陵园
秦始皇陵在临撞骊山北麓,规模宏大,分内外两城,均为南北向的长方形,南依骊山,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等建筑群在北。秦始皇陵园及其从葬区的面积为56.26平方千米,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地下建筑的一部分,分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3处,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秦始皇兵马俑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阵容浩大,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我国先秦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创造能力,是人类世界文明的伟大奇迹之一。
(3)西汉陵寝园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