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藏民族大学专门史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一大二公”
【答案】“一大二公”是指人民公社的特点。“大”即规模大,就是把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乃至一两万户的人民公社;“公”即公有化的程度高,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形成“平均主义”。这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剥夺,造成了生产力的极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后果。
2. 徐州会战
【答案】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1938年5月,为保全有生力量,中国军队主动放弃徐州,徐州会战结束。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3. 实验主义
【答案】实验主义是民国时期胡适提出的改良中国社会的主张。胡适生前说:“只有实践证明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胡适在哲学上是一个实验主义者,在政治上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在社会改造问题上则是一个改良主义者。因此,他主张对中国社会作彻底的改变,主张进行一点一滴的温和的社会改良,反对用革命的方法来改变中国社会。由于他没有真正认清民国时期的社会性质,与马克思主义为敌,其改良思想注定是失败的。
4. 科教兴国
【答案】科教兴国是在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的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具体体现。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5. 延安整风运动
【答案】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 1945年4月20日六
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千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6. 五院制
【答案】五院制是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10月以后实施的组织形式。《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组成。五院同为治权机关,互不统属,互相独立。五院正、副院长由国民政府主席于国民政府委员中提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向国民政府主席负责。
7. 第一流人才内阁
【答案】第一流人才内阁是民国初年北京政府的熊希龄内阁。1913年7月,袁世凯任命进步党议员熊希龄为内阁总理。司法、教育、农商等少数总长职位由进步党人梁启超、汪大燮、张春等人担任,而陆军、内务、外交等重要部门还是牢牢掌握在袁世凯的嫡系军阀、官僚手中。由于梁启超等人都是社会名流,这个内阁又被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
8. 改组派
【答案】改组派是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影响较大的一个政治反对派,全称为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主要发起人为陈公博、顾孟余等,标榜“恢复1924年国民党改组精神”。1928年会后,汪精卫集团在争夺南京国民政府最高统治权的斗争中失败。5~6月,陈公博、顾孟余在上海创办《革命评论》、《前进》等杂志,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为号召,重新制订纲领,改组国民党。1931年汪精卫宣布改组派解散。
9.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答案】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1978年5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两种执政指导思想的讨论,实质上是文化大革命路线和实施经济建设的改革开放路线的较量。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文章,阐明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惟一标准”;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而且是检验党的路线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这次大讨论为全国范围的拨乱反正,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10.《何梅协定》
【答案】《何梅协定》是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和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主要内容是:①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 ②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 ③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 ④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根据这一协定,国民政府丧失了在河北省的大部分主权。
二、论述题
11.简述中国共产党“七大”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中共“七大”的内容:
(1)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前夕,在两种中国的命运斗争日益尖锐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主要内容:
①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报告提出了党在当前革命阶段的总路线与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大会制定了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路线,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②刘少奇在会上作了修改党章的报告。新党章对于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作风都有明确的规定。新党章显著的特点就是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对党的民主集中制作了详细的规定。
③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指出解放区战场的伟大胜利是由于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方针。报告论述了抗战中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军事路线,认为中国共产党奉行的依靠人民的抗口军事路线,是解放区战场获得胜利的关键。报告指出当前的中心战略任务是实行从抗日游击战争到抗日正规战争的战略转变,以迎接抗日大反攻。
④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大会最后组成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2)历史意义:
①大会总结了党领导民主革命20多年的历史经验,正确估计了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制定了党的马列主义的政治路线。
②克服了党内的错误,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从此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达到空前的团结与统一。
③“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2.列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答案】(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①本国资本主义萌芽。②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③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条件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②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人民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