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某零件的某种质量特性要求为20±0.15,抽样n=10件,		 
 
    1.33。0.67。0.5。0.1。
 
    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评价过程能力。判断过程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判断过程的离散程度。质量改进。
 
    问题:
	[单选] 在使用均值-极差控制图或均值-标准差控制图监控生产特性指标时,样本量的大小和抽样的频率的选取很重要。抽取样本的基本原则是()。
 
    样本含量一定要与产量成比例。过程能力指数Cp和Cpk越高,样本含量越大。样本子组内差异只由普通原因造成,样本子组间差异可能由特殊原因造成。样本含量只能选取5个。
 
    问题:
	[单选]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应该()收集数据。
 
    在生产过程无偶然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在统计控制状态下。在顾客满意的情况下。随机。
 
    问题:
	[多选] 对双侧规范情况下过程能力指数公式Cp=T/6σ的正确理解是()。
 
    必须在稳态下估计σ。σ反映过程加工质量。T由操作人员改变。σ越小越好。以上说法全不正确。
 
    问题:
	[单选] 过程能力指数1.0≤Cp≤1.33表示()。
 
    过程能力不足。过程能力充足。过程能力严重不足。过程能力过高。
 
    问题:
	[单选] 	加工一种轴承,其规格为10±0.08mm。要求Cpk≥1。收集25组数据绘制分析用控制图,未显示异常。计算得到:	μ=10.04mm,σ=0.02mm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和技术控制状态。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未处于技术控制状态。过程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处于技术控制状态。过程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和技术控制状态。
 
    问题:
	[单选] 	某零部件的质量要求≤100mg,	
 
    1.33。1.5。0.5。0.1 。
 
    问题:
	[单选] 从SPC的角度看,一个合格的过程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具有足够的生产能力。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并具有足够的过程能力。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但过程能力不足。
 
    问题:
	[单选] 当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均值与公差中心重合时,()。
 
    过程能力指数增大,不合格品率减小。过程能力指数增大,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减小,不合格品率增大。不合格品率不变,过程能力指数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