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10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脑血管意外。 糖尿病肾病肾衰竭。 心血管事件。
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在西方城市规划领域兴起了()运动。 倡导性规划。 理论性规划。 排斥性规划。 规范性规划。
患者,女,65岁。因跌倒致右股骨颈骨折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自述平时常服用利血平,血压稳定于110~150/70~90mmHg。择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效果佳,术中患者突然出现大汗、颤抖、视力模糊、软弱无力、心悸等症状。为了防治围术期低血糖,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围术期应尽量维持病人血糖在正常或稍高水平。 怀疑病人有低血糖症时,应及时测定血糖并根据测定结果迅速处理。 术中严禁用胰岛素。 治疗的有效方法是给予葡萄糖,轻者可口服葡萄糖水,严重者可快速输注葡萄糖。 还可使用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 术前停用降糖药物。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是() 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心肌病变。 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基底膜增厚。 结节性病变、弥漫性病变、渗出性病变。 单纯性病变、增殖性病变。 血流动力学改变。
患者,女,65岁。因跌倒致右股骨颈骨折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自述平时常服用利血平,血压稳定于110~150/70~90mmHg。择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效果佳,术中患者突然出现大汗、颤抖、视力模糊、软弱无力、心悸等症状。为了进一步确诊,你认为需要做哪些检查()。 A.头颅CT。 血压。 血糖。 ECG。 尿糖。 电解质。 体温。 眼压。
微量白蛋白尿期是指尿白蛋白排泄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