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昌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
● 摘要
一、名称解释
1. 煽情
【答案】煽情是指渲染细节营造浓烈的某种氛围,用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情绪,以达到某种目的。多指电影情节。如果在非娱乐场合必须慎重使用这种手法,因为只要一个人的情绪没有被带动,就会产生后续的负面效果,而这种煽动面对流通性的人群是基本上不可能达到的。
2. 媒体“二次伤害”
【答案】媒体“一次伤害”是指媒体对采访对象的“揭疤式采访”,具体表现为:①缺乏人文关怀,把新闻价值凌驾于生命之上; ②“强mt 式”采访,唤起当事人的黑色回忆。对己经受到创伤的受害人进行相关事件的再次采访。新闻媒体承担着传播信息,报道新闻事实的职责。但如果用错了地方,揭露个人隐私等,又会对社会或采访对象造成巨大伤害。避免媒体“二次伤害”的出现,要求媒体做到:①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少数民族、女性、残疾人等特殊人群; ②保护消息来源的权益; ③舍弃可能会伤害报道对象名誉的无关紧要的细节; ④舍弃可能会煽动暴力或冲突的有关仇恨的内容; ⑤舍弃可能会引起公众心理伤害或不适的无关紧要的内容; ⑥尚未被法院判罪的犯罪嫌疑人应被认为是无罪的,不在报道中对其进行有罪断定。
3. 新闻敏感
【答案】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新闻工作者能不能在纷纭繁杂、浩如烟海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发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其直接着力点靠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又称“新闻鼻”、“新闻眼”。
4. 通讯
【答案】通讯是指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通讯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一般而言,通讯具有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和议论色彩较浓等五大特点。
二、简答题
5. 风貌通讯在写作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案】写作风貌通讯,应注意以下几点:
(1)善于观察,突出见闻
风貌的变化,主要来自观察。记者写作风貌通讯,必须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必须有作者的
实地观察、真见真闻; 二是必须有作者的直接感受、现场印象。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现实材料要多,且实而新; 背景材料要少,且精而明。小要把真实、具体的事物、面貌作抽象化、概念化的交代和空洞的叙述,不要忽视一掠而过的见闻。
②通常采用移步换形的描写方法,像带领读者去参观一般,娓娓动听地给人们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要在作品中交代“行”的路线。“行”,就是现场,就是动感,就是吸引力; “行”有起始和终结,以“行”为线索就能使文章顺而有序。
(2)抓住特征,着力写“变”
风貌通讯既然是写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变化、新面貌,就要善于写出动中之变,以作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实,娓娓动听地给人们作介绍。客观事物的状貌和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任何人都难以做到点滴不漏地介绍给别人。这就要在现状和变化之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其特征的东西来写。作者要善于抓住那些有个性、有时代气息的具体事实,生动地写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让人们去获知和品味。
风貌通讯,一定要透过自然风物、社会民清、历史地理的描写,反映出时代前进的步伐,使之洋溢着时代气息、时代精神。要反映时代气息,就有一个新旧材料的对比问题。没有对比,就说明不了变化。
要注意运用背景材料一,作对比的描写、对比的叙述。包括:
①纵的比较,即过去和现在比较。这种比较,是把过去旧面貌作为衬托,来突出现在的新面貌,从而体现出事物的变化。
②横的比较,即面上的比较。单位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外之间的比较。这种比较可以使新面貌更加鲜明突出。
通过比较写变化,可以写场面状貌的对比,写具体数字的对比,人们心理状态的对比,人物群众语言的对比。
(3)缘物寄情,感同身受
风貌通讯以叙事为主,但可以较多地发表议论和抒情,使通讯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深深地打动人、感染人。作者要尽量进入角色,做到物我相融。一般来说,风貌通讯所介绍的风貌,是作者经过实地采访、自己感兴趣的,所以在向读者介绍时,会较多地带上主观的感受,感情色彩比较浓厚。作者不应是纯客观的记录者,而应是新时代、新生活和新风貌的讴歌者。要善于将现场见闻、历史事实、群众对话、个人回忆等巧妙地蹂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生活画面,以唤起千百万人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4)知识丰富,文笔增趣
风貌通讯,常常以旅行为经,以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知识为纬,作综合立体交叉的记叙。风貌通讯使各种人都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知识性、趣味性。谁不希望自己见多识广呢? 一个人不能够做到事事阅历,处处亲临,那就要靠间接的传播。风貌通讯就担当着传播知识的仟务。它又不同于课堂上的传授灌输,而着重于有声有色地介绍现场见闻。所以,知识又和情趣结合在一起,使人便于接受,乐于接受。同时,写风貌通讯文笔技巧要好,使文章有一种魅力。
风貌通讯在写知识和情趣时,还要注意到真实性和科学性,要处理好知识性、真实性和科学性之间的关系。此外,写作风貌通讯还要注意把一些难懂的名词、术语化成通俗易懂的话向读者介绍,使文章更好地面向大众。
6. 简述描写性消息写作的要求。
【答案】描写性消息的特点是“再现”,一一以文字重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情景。描写性消息特点是简笔勾勒。描写性消息写作的要求如下:
(1)简笔描写
作为消息之一,描写性消息应力求简括,用简洁的笔墨,概括地勾勒事件的现场情景、人物的活动,以及非事件性新闻的某个场面,而不宜过多地描写细部。详细的描写,可由篇幅相对较长的通讯特写来完成。特写详描,其情其景可供读者鉴赏、品味,而描写性消息则要以最快的速度,首先报告现场情景,形象地传达最新动态。归根结底,简笔描写是消息的时效、篇幅与任务决定的。
(2)选择景物应有说话意识、信息意识。无疑,描写性消息中的描写,不是为描而描。在有限的篇幅之内,记者描写的每一个景物、活动,都应是有丰富内涵的。即,它们应能以形象传达某种信息,帮助记者表达某种观点,只有如此,描写性消息才会有一定的思想性。
(3)描中有叙,叙描结合
描写性消息不仅不排斥叙述,还需要用叙述来补充、说明、串连所描写的场景或人物活动。很多情况下,只有加入适当的叙述,事实才会得到清晰、完整的反映,记者的意见、思想观点才会得到明确的体现。。
7. 什么是新闻写作的针对性? 新闻写作的针对性有哪些特点?
【答案】(1)新闻写作的针对性的含义
新闻写作的针对性可概括:了解传播对象,明确传播目的。
①进行新闻写作时,心中要有对象感,即明白这条消息或者通讯是写给谁看的。有针对性的新闻报道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播,而针对性不强的,那些无的放失、不知所云的稿件,发出去没人看,或者看了不解渴。没有针对性的稿件即便试图用时效性或者可读性去挽救或包装它,一般也难以奏效。因此,针对性还是读者观念的问题。新闻报道要了解读者在想什么,做到在内容上符合读者的需要,并为读者释疑解惑,回答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②新闻写作要有针对性的第_层意思是,要求记者明确为什么而写、本篇稿件究竟要说明什么问题、达到什么传播目的,起到怎样的舆论导向。
新闻报道为什么而写这个问题涉及新闻媒介的引导作用,即新闻报道的观点倾向。新闻报道中没有纯客观报道,任何新闻都在“说话”。新闻媒介是通过具体的新闻报道,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最终把他们引导到一定的目标上去。
(2)新闻写作的针对性的两个特点
①这是一个灵活的概念,它的精髓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国的报业市场已经进入多元化的时代。一张报纸与所有读者全方位对接,满足所有读者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