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均衡发展视阈下的“大学区管理制”研究 ——以西安市“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为例

关键词:“大学区管理制”,学区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流动

  摘要


摘  要
义务教育“择校热”、“奥数热”、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均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学区制管理”教育管理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任务的途径和方法之一。近年来,我国多个省市地区纷纷推出“学区化管理模式”。2012年1月,西安市教育局也出台《西安市教育局关于推行“大学区管理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大学区管理制”实施一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很多问题都得以解决,尤其是很多普通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教学的差距。然而,另一方面,学区制的实施也让越来越多突出问题和矛盾浮出水面。当前进一步解决“学区内教育资源有效配置”“学区内教师合理流动”以及“学区内考核和监督体制的完善”等问题已成为我市“大学区管理制”能否成功的关键。
笔者以西安市为例,对“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一方面证明该制度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另一方面分析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我市中小学生、学生家长以及部分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大学区管理制”实施的效果;通过对部分学校校长和教导主任的访谈或问卷调查,试图找出“大学区管理制”在实施过程遇到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笔者分别从大学区划分与组成机制、教师交流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等三个角度为我市进一步推进“大学区管理制”提供了改革的思路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