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艺术研究院718史论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简述霍去病墓石雕群的主题思想及艺术风格。
【答案】霍去病,西汉名将、军事家,能征善战,官至大司马,封冠军侯。
(1)霍去病墓石雕群的主题思想
霍去病墓石雕群,汉代雕刻艺术珍品。霍去病是西汉西汉武帝的名将,因有战功,封为膘骑大将军,24岁便早早去世,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特赐陪葬汉武帝的陵墓茂陵旁,并“为家象祁连山”。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恢宏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式的墓家。
(2)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风格
①石雕作于西汉元狩六年前后,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卧牛、卧象、野猪、鱼、蟾和野人抱熊等,除马踏匈奴石雕置于墓前外,其他石雕原来可能散置墓家周围。
②石雕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是现存时代最早、保存完整的成组石雕。
③霍去病墓石雕和散置在墓家的巨石共同烘托出祁连山的意境,将雕塑作品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这种避免早期雕塑技法尚见生拙的弱点,发扬气势雄浑优势和内在力量处理的方式,成为汉代艺术的一大特色。
2. 简答清代绘画艺术。
【答案】(1)清代早期,山水画直承董其昌一派的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犁,史称“四王”,被视为画坛正宗。四王致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崇拜元四家,力图集古人大成。看重笔墨,却较少观察自然,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技法的艺术表现力。
与四王并称为“清六家”或“四王吴恽”的吴历与恽寿平也属于这一大系统。吴历师法宋元各家,笔墨雅致,物象多姿,风格清醇。恽寿平在花卉创作中创没骨画法,工致中显现意气风采,画面天真脱俗,明净艳丽。
与四王同时的僧人画家朱耷、石涛、髡残和弘仁,力主继古开今,革新创造,史称“四僧”。他们都是由明入清的遗民,以绘画寄托亡国之痛,抒发内心的强烈情感。四僧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限于临摹,不囿于挪用古法。以个性鲜明的艺术,突破了四王派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程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密切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艺术风貌虽各不相同,在当时都是十分新颖大胆的创造。
(2)清代中期绘画以“扬州八怪”为代表。扬少八怪实指活动在扬州的一批画家,其中以郑燮、金农、黄慎为代表人物。他们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冲击了社会上流行的恽寿平正统花鸟画风,被称之为“怪”。
3. 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答案】《青卞隐居图》是元末著名山水画家王蒙的代表作,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的卞山景象。
(1)就构图而言,此画采用“深远”构图法,以流动的线条,跳跃的墨点,组成了一层层山冈,一组组树木,密密层层布满全图。画法先以淡墨勾皴,而后施浓墨,先用湿笔而后用焦墨,层次分明。山石树木都有润湿之感。山头打点,变化尤多,有浑点、破竹点、胡椒点、破墨点,表现出山上树木茂密苍郁。全图不多渲染,其深远之处,有条不紊,充分呈现出空间的深度。
(2)就笔法而言,此画境界深邃幽雅。笔墨技法融合了董源、巨然、郭熙和赵孟等前代大师的技法。笔法上以披麻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相参合用,表现出了物象的不同质感。先以淡墨勾皴,而后施浓墨,先用湿笔而后用焦墨,使得层次分明,增添了山石树木的润湿之感。山头打点,变化尤多,表现出山上树木的茂密苍郁。全图渲染不多,充分呈现出空间的深度,被明代画家董其昌成为“天下第一。”
4. 赵孟頫在书画上提出了哪些见解,其艺术成就及影响如何?
【答案】赵孟頫是元代著名诗人、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1)绘画
①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
②他提出以“云山为师”的口号,强调了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与实践技巧,克服“墨戏”的陋习。
③他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 ④他提出“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的口号,以画寄意,使绘画的内在功能得到深化,涵盖更为广泛。
(2)书法
①力倡恢复“二王”传统,遂使“二王”书风一脉正传成为书法发展的主流。
②他的楷书博采众家之长,温文尔雅,而内寓刚劲的书法风格,与欧、颜、柳并称四大楷书家。
③他的行草主要来源于二王,如行云流水,风神潇洒。传世作品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等。小楷有《汲黯传》《道德经》。行草书有《洛神赋》《千字文》。
④赵孟頫是最先在画上题诗,将诗、书、画合为一体的创始者。
(3)赵孟頫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赵孟頫的山水画不但将钩祈和渲淡、丹青和水墨、重墨和重笔、师古和创新,乃至高逸的士夫气息与散逸的文人气息综合于一体,使“游观山水”向“抒情山水”转化,而且使造境与写意、诗意化与书法化在绘画中得到调和与融洽,为“元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那种以诗意化、书法化来抒发隐逸之情的逸格文人画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山水画理论在元初起着承先启后、全面探索创新的作用。
5. 清初“四僧”的绘画有何共同特点?
【答案】“四僧”是指清初石涛、朱耷、髡残、弘仁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他们都是由明入清的遗民,以绘画寄托亡国之痛,抒发内心的强烈情感。四僧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限于临摹,不囿于挪用古法。以个性鲜明的艺术,突破了四王派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程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密切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艺术风貌虽各不相同,在当时都是十分新颖大胆的创造。
6. 简述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答案】董其昌是明代后期著名书画家、艺术理论家,在系统总结文人画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推出了以纯化文人画为宗旨的“南北宗论”。
(1)含义
“南北宗论”是董其昌按绘画创作方法和画家出身把山水画作南、北分野,将水墨渲染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视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为北宗。
(2)内容
①山水画自唐代以来就分为南宗和北宗。
②南宗高于北宗。
③绘画艺术发展史上最根本的问题是形式的因素(皴法、线纹、水墨渲染、着色等)的继承与演变。
(3)优缺点
①北宗画
a. 优点
北宗画刚猛有魄力,使人振奋。
b. 缺点
第一,不含蓄,外露而缺乏内蕴。
第二,刚硬的线条缺乏弹性,不易变化,难以写出其韵致。
第三,缺乏远的感觉,乏苍莽之气。
②南宗画
a. 优点
南宗画的优点是重天趣,柔润而有韵致,笔墨多变化而含蓄,内蕴丰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