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868语言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1. 食之,舍其半。
【答案】食:si ,给……东西吃。
2.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答案】毙:倒下去。
3. 师进,次于陉。 .
【答案】次:军队临时驻扎。
4. 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市官於内;救小,则以内重求利於外。 .
【答案】市:买。
5. 愛其母,施及莊公。
【答案】施:,延,扩展,等于说“扩大影响,’
6.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巫《燕歌行》)
【答案】限:阻隔。
7. 腹犹果然。 ..
【答案】饱的样子。
8. 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答案】舅:丈夫的父亲。
二、名词解释
9. 經典釋文
【答案】经典释文是由唐代陆德明所著的一本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书。以考证古音为主,兼辨训义,引用古书《周易》、《尚书》、《诗经》、《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庄子》等。是保存古代音训较早的一部字典,为后世推崇。
10.《漢語大詞典》
【答案】《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全书五千余万字,共收词目三十七万条左右。这部词典收集的复音词语空前丰富,传世古籍中的复音词语基本上都能在这部大词典中找到。他所收词目有单字条目和多字条目之分,单字条目按部首排列,有200部,多字条目按“以字带词”的原则,列在单字条目之后,多字条目的次序再按字数和笔画的多少排列。辞典另有检索和附录一卷,列有《音序检字表》和《笔画检字表》,可供查检。
11.通假字
【答案】通假字是指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语言现象。它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但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它是正常的文言现象,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12.拗救
【答案】拗救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为解决不合格律问题的一种方法。中国的古代的近体诗诗律中平仄都有严格要求。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称“救平”,但注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律诗的拗救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①仄平脚句型的孤平自救,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仄平平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仄仄仄平平仄平”; ②仄仄脚句型的相邻拗救,即五言的“平平平仄仄”可以改为“平平仄平仄”,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以改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③平仄脚句型的对句拗救,即五言的双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双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13.尔雅
【答案】《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
来编纂的词典,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它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话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此外,《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被列入十三经之中。
14.本义
【答案】本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从字面上讲,也就是本来的意思。一个词往往不只一个意义,当它们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另外还有一个或一些是引申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而来。如“年”字,它本来是指谷子熟了,后来才引变成为计时的单位。有的时候也指词的基本(常用)意义。“红”的基本意义是红的颜色,后又派生出成功、受人赞赏、赏识的意思,如:“这出戏(这首歌)唱红了。”
三、分析题
15.根据“六书”理论分析下列汉字的古字形和本义。
败 斤 元 载 寸
【答案】(1)败:会意。从贝,从攴。本义:毁坏,搞坏。
(2)斤:象形,本义:砍木头用的斧子。
(3)元:会意。从一,从兀。本义:头。
(4)载:形声。从车(去掉车后的部分)声。本义:乘车。
(5)寸:指事。从又,从一。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16.說明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現象(指出活用的詞,活用的種類),並把全句譯成現代漢語。
(1)晉靈公不君。
(2)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
(3)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4)晉侯飲趙盾酒。
(5)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答案】(1)晉靈公不君。
①活用的词:君。
②活用的种类:名词活作动词。
③全句翻译:晋灵公不行君道。
(2)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
①活用的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