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18新闻理论之西方新闻事业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问答题
1. 作为《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王韬在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哪些重要问题?
【答案】(1)王韬简介
1828年生,江苏甫里人,自幼资赋聪敏。年轻时期跟随香港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在英、法等国游历,深感中国落后。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奋起直追,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途。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先自主办报的人之一,主持该报笔政达10年之久。《循环日报》每天于头版处刊登一篇政论文章,故此成为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王韬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
(2)王韬论述的问题
王韬在《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等文章中,论述了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①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
王韬曾在其《上潘伟如中承》书中阐述了他在香港主办《循环日报》的目的:要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之后,“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②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
a. 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只要在各省省会设立报馆,即可以“一知地方机宜”,“二知讼狱曲直”,“二辅教化之不及”,使报纸成为“博采舆论”的工具。
b. 报纸可以使“君惠得以下逮”,报纸宣扬君王的恩德,传播朝廷的政令,使“君民上下互相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c. 报纸可以“达内事于外”,他主张创办外文报纸,开展对外宣传。d. 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王韬十分强调创办报刊介绍西方的国政民情,以便师其所长,避其所短。因此他建议设立翻译外报的专门机构,使朝廷随时掌握外国情况,“即遇交涉之事,胸中自具成竹”。
③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允许报纸“指陈时事,无所忌讳”。
④论述了报纸的文风。王韬认为,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己。另外,他严厉批评当时科场应试中使用的“时文文体”。王韬在当时独树一帜的时政评论文被称为“报章文体”。后被梁启超发扬光大,也被称作“时务文体”。
⑤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王韬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不
可不慎加遴选”。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评人,自快其忿,’o
2. 美国商业广播电视在经营方面的利弊如何? 试简述之。
【答案】美国广播电视在经营方面是私有私营体制,目前形成了以全国广播公司(NBC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CBS )、美国广播公司(ABC )和福克斯广播公司(FBC )为核心的四大广播电视网。这些商业广播电视日趋依赖市场、追逐利润、兼并竞争异常激烈,从而形成一些大的垄断企业。控制了全国绝大部分广播电视市场。
(1)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商业广播电视提高了新闻节目质量。新闻节目直接关系着广播电视网的声望,收看率的高低决定着广告收入,而广大受众对新闻的兴趣日浓。因此各公司都十分重视新闻节目,竞相投以巨资,提高节目水平,改进经营管理,更新技术和设备,尤其不惜重金网罗人才,努力提高新闻节目的时效和质量,按照受众的需求安排娱乐节目,以便不断提高节目收听收看率。
(2)从消极方面来看,这种商业广播电视为了赚钱,一味迎合受众的需求,媚俗倾向严重,尤其是娱乐节目,格调低下的甚多,色情和暴力内容盛行,严重污染社会空气,危害青少年的成长。广告是商业广播电视的经济命脉,广告商往往会影响广播电视的正常业务。
3. 社会主义国家新闻通讯事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20世纪后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简述目前俄罗斯联邦的新闻通讯社的情况。
【答案】(1)社会主义国家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过程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官方通讯社塔斯社的业务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通讯社之一。
②苏联在1961年还创办了苏联新闻社,这是由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作家协会、工会中央理事会、对外友协、知识普及协会等团体办的“社会性通讯机构”,以非官力一身份从事宣传报道,向国内外媒介提供新闻,尤其侧重于提供特稿。
③战后欧亚又有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分别创建了自己的通讯社。这些通讯社均为官方所办,国有国营,对外宣传本国政府的政策和政治经济情况,对内提供各种新闻。这些国家的国家通讯社分别为:德意志通讯社,南斯拉夫通讯社,波兰通讯社,罗马尼亚通讯社等。
(2)20世纪后期的重大变化
①自1989年起,东欧地区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里各国先后离开了社会卞义轨道,它们的新闻通讯事业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取代共产党上台的各国新政权都对国家通讯社进行了改组,更换其领导,改变其方针,使之成为自己的宣传机构。②有的通讯社更换了名字,如罗马尼亚通讯社1990年改名为罗马尼亚新闻社。有的通讯社因国家分裂而分解,如捷克斯洛伐克通讯社分解为捷克通讯社和斯洛伐克通讯社; 南斯拉夫通讯社则改属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从南斯拉夫联邦分离出去的国家,先后成立了克罗地亚通讯社、斯洛文尼亚通讯社、马其顿通讯社。民主德国于1990年10月并人联邦德国,德意志通讯社失去了国家通讯社的地位,改为民营的股份公司继续经营,
但规模和影响己大为缩小。
(3)目前俄罗斯联邦的新闻通讯社的情况
苏联在1991年解体,塔斯社的主体部分为俄罗斯联邦继承,改组为俄罗斯通讯社。原先的苏联新闻社改为俄罗斯新闻社。这两家都是俄罗斯政府掌管的国家通讯社。其他独联体国家也都在原有的加盟共和国通讯社的基础上成立了自己的国家通讯社。
4. 简述俄罗斯19世纪进步报刊的发展状况。[华中师大2010年研]
【答案】19世纪中叶之前,俄国的报刊发展极为缓慢,除了尚不完善的官报系统外,面向社会的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家官方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报刊。俄国有文化的人极少,读者只限于官员的圈子和文化人集中的大学,因而形成俄国早期大学办报刊的传统。
(1)1756年,莫斯科大学模仿《新闻报》创办了《莫斯科新闻》。这是一家小型报纸,1859年成为日报。该报受沙皇政府的控制相对间接些,传播了一些科学知识和新思想; 由于不同主编的倾向影响,在不同时期或有民主自由的倾向或有反动的黑帮派倾向。
(2)1825年,俄国出现向西方学习、主张改革的青年贵族自由派“十二月党人”,他们出版了俄国最早的一批反对派政治刊物,其代表是雷列耶夫主编的《北极星》。
(3)鉴于严酷的书报检查制度,俄国的反对派的报刊,或者只能秘密出版,或者不得不以谈论文学、哲学、科学等的形式出现。用《伊索寓言》的方式说话,这是俄国沙皇时期新闻传播的特点之一。例如19世纪上半叶创刊的两份著名政治文学杂志《祖国纪事》(1820年)和《同时代人》(1836年),便是典型的这类刊物。
(4)迫于内外形势的压力,1858-1861年俄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解放农奴运动。这种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使得当局多少放宽了对言论的控制程度。沙皇于1858年放宽了报刊不得讨论政治的限制,1865年4月颁布较为宽松的出版法。俄国的民营报刊借着这种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得以纷纷出版。较著名的报纸如《俄罗斯新闻》、《祖国之子报》、《呼声报》、《新时报》; 较著名的杂志如《俄国言论》等。
(5)19世纪60年代,俄国出现大众化报纸。1860年,原来的反动文学日报《北方蜜蜂》主编易人,把报纸转变为大众报纸。有的新闻史著作把该报视为“俄国第一家黄色报纸”,发行量当时居俄国首位。1864年,俄国开始出现开本小型化的大众报纸,一般名称为“XX 小报”。1866年,俄国第一家晚报《晚报》在彼得堡出版。
(6)大约19世纪60年代,流亡国外的俄国民主主义者亚·伊·赫尔岑和奥格辽夫在英国和瑞士出版《钟声》杂志,秘密运到国内,发行面很广,连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也是该刊的读者。该刊抨击专制制度,开展对农奴制的讨论。
5. 德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历程怎样? 目前的体制有什么特点?
【答案】(1)历史进程
①德国在1903年设立无线电报公司,开办海岸电台; 1923年10月,在柏林创建了第一座广播电台,即官办的德意志广播电台。第二年又有九家广播电台在各州创办。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