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845中国古代文学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以文为词
【答案】以文为词是辛弃疾所倡导的词学观点。他成功地将辞赋古文的章法、句式以及议论、对话等具体手法移植于词,为散文艺术与词休创作之间打通了道路,扩大了词的表现方法。在用典使事方面,驱遣自如,广博精当,不但善于点化前人的诗句成语入词,而且特别善于化用经史子小说中的语汇入词,显示出熔铸百家、陶冶经史的特色,同时一他还大量地运用表现力很强的口语、但语入词,化朴为美,新鲜活泼。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驾驭语言的高超艺术腕力。
2. 花间派
【答案】花间派是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专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内容的词派。花间派因《花间集》得名。花间派以温庭筠鼻祖进行创作,其核心内容不脱冶游宴乐、男女私情,多用华丽的字面和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艺术上则是文采繁华、轻柔艳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粉的气味,风格绮艳婉丽,对宋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3. 《左传》
【答案】《左传》是一部成书于战国初期的编年体史书。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本书全面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本书的作者直书无隐,褒贬分明。本书因其记事记言,追载附载、夹叙夹议而体例完备。与《公羊传》《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4. 诚斋体
【答案】诚斋体是南宋杨万里所创的诗体。杨万里字诚斋,因其诗自成一格,故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之为“杨诚斋体”。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限度地投身在客观事物上,他笔下的草木虫鱼乃至III 水风云无不具有知觉和情感,无不充满生机和灵性; 要素之二是杨万里作诗想象奇特,但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或天矫奇崛的结构,而是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致的章法。近于口语。代表性作品有《晓行望云山》、《小池》等。
5. 以诗为词
【答案】以诗为词是宋人对苏轼词艺术特色的概括。“以诗为词”大抵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突破传统词的“艳情”藩篱,以诗的题材为词的体裁,“无事不可言,无意不可入”; 一是突破传统词的表现形式,如语言、声律、手法等,以诗的形式为词的形式,表现出传统词所没有的豪放风貌。囿于传统,宋人对“以诗为词”多持否定态度,认为词“别是一家”,谓其“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但总的来说,“以诗为词”极大地增强了词的活力。
6. 方回
【答案】方回是元诗人,字万里,号虚谷。款县(今属安徽)人。著有《桐江集》、《桐江续集》、《赢奎律髓》等其诗专主江西,为“江西诗派”之殿军。所著《灜奎律髓》,选唐宋以来律诗加以评论,“于情景虚实之间,三致意焉。而尤以山谷、后山、简斋为标准”。宗唐者多加以非笑,而学律诗者多以其书有路可寻,故传刻甚多。生平事迹见《元书》卷八九。
7. 永明体
【答案】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形成的诗体,又称新体诗。代表作家主要有谢朓、沈约和王融等人。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必须避免之说。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永明体”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由不注重形式到日益注重诗歌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唐代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8. 庄骚
【答案】庄骚是《庄子》和《楚辞》的合称,语出唐代韩愈《进学解》:“下逮庄骚,太史所录”。作为浪漫主义珍品,《庄子》、《离骚》同受荆楚文化和古代神话的影响,都具有奇伟超拔的想象,显示出一种独立不群的个体人格。与此同时,它们都从神话、传说、民歌、祭词、咒语以及仪式、风俗的吸收养料,因此而并称为“庄骚”。
二、简答题
9. 请结合作品具体内容,分析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春香这两个人物形象的主要异同。
【答案】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春香虽然不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然而作者都赋予她们鲜明的个性特点,是剧情发展的重要人物。
(1)相同点
①红娘和春香的身份相同,都是脾女,社会地位低下,是受气挨打的角色。
②从红娘和春香的性格来说,他们都充满活力,活泼开朗而又机灵聪慧。二者都属于心计不
是很深而且很兢兢业业为主上服侍的那类。稍有不同的是,红娘更机灵些,而春香更稚嫩些。
③红娘和春香在推动剧情,促成女主人公的爱情卜都起了重要作用。
(2)不同点
①红娘和春香给读者的整体印象不一样
红娘举止大方得体,端庄而又礼貌,出语不凡,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春香则显得孩子气。有孩子的天真无邪,率直顽皮。
②红娘和春香在剧中存在的意义不同
红娘是崔莺莺和张生之间的连结,她符合大众的接受和欣赏特点,很自然地成为剧情发展的积极联络者和推动者。而春香是服侍和陪读的丫鬓,她是作为杜丽娘的陪衬而存在的。
③红娘和春香所处的环境不同
红娘生活的环境,相国夫人和崔莺莺都心计深重,什么事都藏着掩着不愿意讲,崔莺莺把她当作母亲安插在身边的间谍,而夫人又认为她带小姐出去学坏的,两面都难做人。而春香生活的环境较好。杜丽娘和她两个都没什么特别明显的阶级不同。比如闹学时候,她们两个还一起捉弄陈最良,属于玩伴的关系。但她因不喜念书,杜丽娘很多东西也没法同她讲,但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
10.举例说明《史记》人物刻画的特点。
【答案】《史记》中的“纪”、“传”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散文,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而再现多彩的历史画面。司马迁在按照惯例为帝王将相立传的同时,也把许多下层人物写入书中,其中包括刺客、游侠、商人、方士等,使得《史记》所收的人物非常广泛,并且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史记》人物刻画特点表现为:
(1)人物共性和个性的展示
《史记》中的人物各有各的风貌,各有各的性格,同时,他们身上还表现出许多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某些共性。这是《史记》在刻画人物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史记》人物形象的共性是多方面的,比如有些人物都是知恩图报,以德报德的。如苏秦之于宗族、朋友,刘邦之于萧何,陈平之于魏无知,韩信之于漂母、亭长,王陵之于张苍,都是受人之惠而报人之恩。
司马迁在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时能充分注意到他们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给以恰如其分的表现。萧何是刀笔吏出身,故能谨守管钥,因势奉法。陈平年青时贫而好学,所以始终有读书人的气质,见识高远,在皇帝面前对答如流。樊哈发迹前以屠狗为业,成为将军以后保留那种莽撞豪爽之气,他大块吃肉,大杯饮酒,对刘邦、项羽也敢于直言直语、大声大气。因此,他使《史记》中的人物都按各自的方式说话行事,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和教养。
(2)注重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显露出多方面的性格特征,在项羽身上就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爱人礼士,又妒贤嫉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 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有恻隐之心,不杀刘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