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学位]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古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现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
【答案】文言; 白话
【解析】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后来由于口语发展较快,这种书面语逐渐脱离了口语,通常称作文言或文言文。到了唐宋时代,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一一白话产生了。到了20世纪,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一方面,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是2000年10月制定的《______》。
【答案】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新时期里,推广普通话就更为重要。2000年10月,根据我国《宪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它首次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为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的管理和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3. 古代汉字的发展,是在表语素义的象形字、_____字、_____字的基础上发展出只表示音的假借字,之后大量运用______手段造字。
【答案】指事、会意:转注
【解析】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字形也要表音,但是它们的字形是先记录字义,然后通过形义一起去表汉语中的字词或语素音。
4. 语言,就其结构而言,它以为物质外壳,以为,以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其
【答案】语音; 词汇; 语法; 符号系统; 人际互动
【解析】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社会功能有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而作为交际工具,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互动功能。
二、名词解释
5. 文白异读
【答案】文白易读是指在一些方言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不同的用途中有着不同的读法。它是指一个汉字由于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方言的影响,在该方言中,读书和平时说话的发音不同。例如客家话里,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生”字单用表示“性娩”或表示“活着”的时候读作[senl],而在固定的词中却读作[sangl],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文白异读,前者是白读,后者是文读。
6. 义素分析
【答案】义素分析可以揭示出词语所代表事物之间的区别特征。义素分析的步骤一般是: ①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②根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即找出相应的义素; ③义素确定之后,还需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义素分析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解释、理解语义,可以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7. 声调
【答案】声调是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例如“d ǐ”(底)的音高,听起来先降到最低然后再升高上去,这种先降后升的音高变化形式就是音节“底”(d ǐ)的声调。
8. 字音
【答案】字音是把一个字的音(音节)分成前后两段,即分析成声和韵两段,前段为声母,后段为韵母。贯通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称作声调。
三、分析题
9. 下面两个句子中有一个是多义句,请指出来并说出不同的意义。对比两个句子说明多义产生的原因。
(1)我一天只做2道题
(2)我一天就做2道题。
【答案】(1)多义句的意义
例句中,句(2)是多义句。句(1)只表示一天所做题目的“少”,句(2)即可以和句(1)一样表示一天所做题目的“少”,也可以表示一天所做题目的“多”。
(2)多义产生的原因
产生多义的原因是句子的重音不同。
句(1)无论句重音落在哪个句子成分上都不会产生多义,而句(2)不同,若句重音落在“一天”上,句子可以表示“在有限的一天时间内可以做出2道题”,即表示所做题目的“多”; 若句
重音落在“就”上,句子可以表示“一天的时间内才做出2道题”,即表示所做题目的“少”。
10.用图表分析以下汉字的音节结构。
例字:美 完 秀 冤
条件:拼音 声母 韵母 (韵头、韵腹、韵尾) 声调 四呼
【答案】
11.用严式音标给下列汉字注音,并归纳/a/的音位变体及其分布条件:
(1)造
(2)家
(3)建
(4)权
(5)快
【答案】(1)造
(2)家
(3)建
(4)权
(5)快
/a/的音位变体及其分布条件具体如下:
音位 音位 变体出现条件 举例
[a] 出现在韵尾[-i]或[-n]之前 [ai][an]
[A] 出现在无韵尾的音节 [ iA][uA]
/a/ [a] 出现在韵尾[-u]
或
12.指出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的词性:
(1)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2)这孩子好聪明! ——这是个好孩子。
(3)他没有事。——他没有试。
(4)啊,真美! ——真美啊!
(5)吃饭了! ——吃了饭再走!
之前 [au]
出现在韵头[i-]和韵尾[-n]之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