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有关人员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没有这项法定义务的是()。 从事传染病医疗保健的。 从事传染病科研的。 从事传染病监督管理的。 从事卫生防疫的。 各级政府有关主管人员。
男性,61岁,心悸、乏力、消瘦1年余,未就医诊治;2周前开始发热,T37~38℃,伴咳嗽、咳痰,服用止咳祛痰药物,近3天心悸、乏力症状明显加重,体温持续39.0℃以上,体查P110次/分,R32次/分,BP180/50mmHg;消瘦,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大汗,甲状腺Ⅰ度肿大,可闻血管杂音,两肺可闻多量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60次/分,房颤律,心尖部可闻Ⅰ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下肢无水肿。该病人应尽快作以下检查() A.TSAb。 FT
3、FT
4。 TGAb、TMAb。 TSH。 T
3。
影响离子选择性电极检测下限的最主要因素是() 内参比电极。 内参比液。 溶液pH。 敏感膜性质。
有关组织固定剂的不良影响,下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甲醛固定时,常有甲醛色素的异常沉积。 不同固定剂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细胞内物质损失。 固定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皱缩。 常规应用的甲醛固定剂不会引起组织皱缩。 甲醛影响水溶性猩红S的染色。
男性,78岁。早餐后突感脐周和上腹部绞痛,脸色苍白,大汗淋漓。1小时后疼痛减轻,右下腹有压痛,不久出现全腹膨隆,肠鸣音消失,测血压82/60mmHg。1个月前有心肌梗死病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盲肠憩室炎。 横结肠癌。 急性胆囊炎。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急性阑尾炎并穿孔。
患者男性,70岁。70%烧伤第2日,BP80/60mmHg,RR34次/分,每小时尿量18ml,排黑色大便,血小板40×109/L,凝血功能PT>60秒,TT>60秒,Fbg<100mg/dl,3P试验阳性。该患者目前最恰当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