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830操作系统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若一个用户进程通过read 系统调用读取一个磁盘文件中的数据,则下列关于此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若该文件的数据不在内存中,则该进程进入睡眠等待状态

请求read 系统调用会导致CPU 从用户态切换到核心态

read 系统调用的参数应包含文件的名称

A. 仅

B. 仅

C. 仅 D.

【答案】A

【解析】当用户进程读取的磁盘文件数据不在内存时,转向中断处理,导致CPU 从用户态切换到核心态,此时该进程进入睡眠等待状态(其实就是阻塞态,只不过换了个说法),因此I 、II 正确。

在调用read 之前,需要用open 打开该文件,open 的作用就是产生一个文件编号或索引指向打开的文件,之后的所有操作都利用这个编号或索引号直接进行,不再考虑物理文件名,所以read

系统调用的参数不应包含物理文件名。文件使用结束后要用dose 关闭文件,消除文件编号或索引。

2. 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时,一个程序如何分段是在( )决定的。

A. 分配主存时

B. 用户编程时

C. 装作业时

D. 程序执行时

【答案】B

【解析】段式存储管理是为了方便编程,满足用户需求而引入的,所以分段必须在用户编程时决定。

3. 文件系统中设立打开(Open )系统调用的主要目的是( )。

A. 把文件从辅存读到内存

B. 把文件的控制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

C. 把文件的FAT 表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

D. 把磁盘文件系统的控制管理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

【答案】A

【解析】Open 操作是将基本文件目录中的内容读入到用户活动文件表中,并在系统活动文件表中记录文件的打开次数。

4. 操作系统采用缓冲技术,能够减少对CPU 的( )次数,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A. 中断

B. 访问

C. 控制

D. 依赖

【答案】A

【解析】缓冲引入的原因包括:(1)缓和CTU 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减少对CPU 的中断频率,放宽对CPU 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3)提高CTU 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5. 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 )。

A.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B. 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

C.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D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答案】D

【解析】在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中,计算每个进程的响应比,响应比最高的进程优先获得CPU 。响应比计算公式为:

因此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综合考虑到了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对于同时到达的长进程和短进程相比,由于执行时间短,短进程会优先执行,以提高系统吞吐量。当某进程等待时间较长时,响应比会变大,其优先级会提高并很快得到执行,因此不会产生进程调度不到的情况。

二、综合题

6. 为什么说can-EDF 算法既能满足实时性要求,又可获得较好的性能?

【答案】性能因素和实时因素经常会发生矛盾。为了满足前者,往往会错过最终时限。反之,为了满足后者,则又会增加总寻道时间。算法同时考虑这两个因素,并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以达到既能基本上满足实时性要求,又可获得较好性能的目的。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实时因素是硬性要求的这一特性,先考虑截止时间要求,将多个截止时间相近的磁盘请求放

在一个组中,由此可以形成若干个组,在每一个组中再按照磁道序号进行排序。

7. 何谓提前读和廷迟写?

【答案】(1)提读的定乂

提前读是指用户(进程)对文件进行访问时,经常采用顺序访问方式,即顺序地访问文件各盘块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在读当前块时可以预知下一次要读的盘块。因此,可以采取预先读方式,即在读当前块的同时,还要求将下一个盘块(提前读的块)中的数据也读入缓冲区。这样,当下一次要读该盘块中的数据时,由于该数据已被提前读入缓冲区,因而此时便可直接从缓冲区中取得下一盘块的数据,而不需再去启动磁盘I/0, 从而大大减少了读数据的时间。这也就等效于提高了磁盘I/O的速度。

(2)延迟写的定义

延迟写是指在缓冲区中的数据,本应立即写回磁盘,但考虑到该缓冲区中的数据在不久之后可能还会再被本进程或其它进程访问(共享资源),因而并不立即将该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磁盘,而是将它挂在空闲缓冲区队列的末尾。随着空闲缓冲区的使用,缓冲区也缓缓往前移动,直至移到空闲缓冲队列之首。当再有进程申请到该缓冲区时,才将该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磁盘,而把该缓冲区作为空闲缓冲区分配出去。当该缓冲区仍在队列中时,任何访问该数据的进程,都可直接读出其中的数据而不必去访问磁盘。这样,又可进一步减小等效的磁盘I/O时间。

8. 何谓数据项、记录和文件?

【答案】(1)数据项

数据项是最低级的数据组织形式,分为基本数据项和组合数据项两种类型。基本数据项是用于描述一个对象的某种属性的字符集,是数据组织中可以命名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即原子数据,又称为数据元素或字段,它的命名往往与其属性一致。组合数据项由若干个数据项构成,简称组项。

(2)记录

记录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某方面的属性。一个记录应包含哪些数据项,取决于需要描述对象的哪几个方面。

(3)文件

文件是指由创建者所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元素的集合,可分为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两种。在有结构的文件中,文件由若干个相关记录组成;而无结构文件则被看成是一个字符流。

9. 试说明一种对加密口令进行验证的方法。

【答案】当某用户输入一个口令时,系统利用函数f (x )对该口令进行编码,然后将加密后的口令与存储在口令文件中的已加密的口令比较,若两者匹配便认为是合法用户。而对攻击者而言,则即使能获取口令文件中的已加密的口令,也无法对它们进行译码,因而不会影响到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