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共四川省委党校中共党史832毛泽东思想与中特理论体系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辨析题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错误。具体分析如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虽说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但从其革命性质上来看,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2. “一国两制”仅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一种最佳方案。
【答案】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一国两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和平共处是处理国际关系必须遵循的普遍准则,“一国两制”构想将这一准则的精神应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小同社会制度的地区之间的关系,以解决祖国的和平统一问题。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新话,是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既不是传统的单一制,又不是通常的复合制,而是一种新型的国家结构组织形式,即不仅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下带有某些复合制的特点,而且容纳了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
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原则坚定性,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中国国家主权的统一与领土的完整不受侵犯,坚持国家主体即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策略灵活性,就是在一个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允许非主体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存在及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
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只有实行“一国两制”,在中国的主体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在小范围内的某些区域容许资本主义存在,局势可以长期稳定,有利于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同时,也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的长期稳定、繁荣和发展。“一国两制”确实是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顺应历史潮流,有功于民族,有益于人民。
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不仅为中国的和平统一开创了光明的前景,而且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的类似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证实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也为国际社会解决世界争端、稳定世界局势,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可见,“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不仅在我国实现了巨大的成效,对于世界其余国家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作用,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它们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样的。
【答案】错误。具体分析如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它们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①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 ②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2)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争取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巩固工农联盟,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同时,第二个联盟也非常重要,只有建立这个联盟,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敌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掌握中国革命的全部领导权,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完全的保障。
(3)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这两个联盟在民主革命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对民主革命起主要作用的是工农联盟,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在一定时期对民主革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 私营企业的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答案】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1)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①劳动收入。这部分人办企业必然要进行经营管理工作,经营管理是一种复杂劳动,而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可以创造倍加的价值。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没有固定劳动时间的限制,没有“上班”、“下班”之分,而劳动时间的延长也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②要素收入。私营企业主作为有产者,其资产也必然带来要素收入; 有的私营企业主还拥有技术专利或技术专长,其技术也会带来要素收入;
③风险收入。市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机遇与风险并存,私营企业主进行商品生产,要冒市场风险,而且这种风险是个人担负的,因此,也应该获得风险收入。私营企业主可能在某个时期或某个项目上抓住机遇,发了大财,这实际上是风险收入或胆识收入。
(2)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的实现和保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属于主体地位。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因而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不属于按劳分配。题目的观点是错误的。
5. 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因此,它不应该参加社会主义分配。
【答案】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1)生产要素是指十地、资本、劳动力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这就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是分配的一种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前提下允许各种分配形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虽然不属于按劳分配,但是它可以参加社会主义分配。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的作用和优势,促进经济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二、简答题
6.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以及提出的背景或原因。
【答案】(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