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 . 抽样误差
B . 混杂因素的影响
C . 测量仪器不精确
D . 调查人员询问技巧差
E . 研究对象故意夸大或缩小某些信息
结合以上病史,首先考虑的疾病是()(提示:血常规:Hb115g/L,WBC17.6×109/L,N0.77,L0.21,PLT89×1012/L。胸部X线片:左侧支气管炎,右下肺片状高密度影伴有融合,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患者双眼大眦睑裂部长一肉膜,不痛,无外伤史。患者长期在野外工作。如果病人患的是胬肉攀睛,在眼部检查中最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肉膜高起。 肉膜有血丝相伴。 肉膜始终不影响视力。 眼部涩痒不适。 肉膜逐渐增长。 女孩,7岁,因低热,嗜睡1个月,间断抽搐1天入院。1年前曾因高热、嗜睡、昏迷2天,诊断病毒性脑炎住院治疗20天痊愈。体检:神志清楚,嗜睡。强迫头位,头向左侧。左上睑下垂,右眼内斜,外展受限,有水平眼震,余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可,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脑脊液细胞数36,生化正常。OB抗体阳性。头颅MRI示丘脑、基底节、小脑、脑干多发性病灶,部分呈现结节状等T1,长T2异常信号。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多发性硬化。 病毒性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遗传代谢性脑病。 弥漫性硬化。 男性患者,38岁,晨起时手足关节僵硬,对称性关节肿胀,关节附近皮下出现结节月余,实验室检查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拟用非甾体抗炎药和免疫调节药治疗。该药较明显的特点是() A.解热镇痛作用强。 B.抗炎作用强。 C.有较明显镇静作用。 D.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E.对中枢和外周PG合成抑制均强。 患者,女性,60岁。素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0余年,久病咳喘,曾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年。现症咳喘,咳痰清稀,胸满胀憋,面浮肢肿,尿少,脘痞纳呆,心悸气短,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脉沉细。最适宜的方剂为() A.小青龙汤。 真武汤合五苓散。 补肺汤。 涤痰汤。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
●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