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材也不再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材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某一特定的地区要对教材进行选择,就要辨别教材的优劣,评价教材的适切性程度,判断教材的实际使用效果。在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中,以教科书为中心的生物学教材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教材的质量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媒体选择等,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高中生物学教材是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因素。因此,对高中生物学教材进行适切性评价,对推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高中生物学课程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科学、客观、准确的对生物学教材进行评价,必须要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教材评价方法。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材评价,纳入生物学教材研究者的观点,结合生物学教材使用者,即高中生物学教师和高中生的意见,建构一个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评价目标明确、指标相对完善、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有效评价高中生物学教材使用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了高中生物学教材适切性评价模型。
论文的主要框架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缘由,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主要阐述本研究如何展开,以及研究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第三部分“教材适切性评价的理论界说”,主要界定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以及说明教材适切性评价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高中生物学教材适切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结合已有的研究,综合教材研究者以及教材使用者的意见,分析教材适切性的多方面因素,初步建立高中生物学教材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且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第五部分“高中生物学教材适切性模糊综合评价”,基于高中生物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对高中生物学教材的使用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第六部分“结论与建议”,阐述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以及研究建议。
本研究针对高中生物学教材的使用效果,确定四个一级指标体系,分别是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教材与学生的适切性,教材与教师的适切性,教材与地区、学校发展的适切性。每个一级指标下分设八项二级指标。经过各个二级指标的具体评价,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适切性良好,但是教材的某些方面与课程标准、学生、教师、地区和学校的适切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生物学教材与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不紧密,不能很好的体现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结合的理念;第二,生物学教材中课外实践活动安排不合理,教材中涉及实验内容不能很好的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第三,生物学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不能相互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弹性不大、难度不太适中,并且教材中“问题与探讨”、“探究”、“思考与讨论”等栏目不能很好的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第四,教材涉及的活动和实践不能很好的在所在地区展开,学校的实验器材、教学设备、图书馆与计算机教室不能很好的满足教材的要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