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工商大学日语学院619语言与文化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质
【答案】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又称为音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也不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包括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一个音素代表一种音质,不同的音素代表不同的音质。了解音质的详细情况和它在语言中的作用,这是语音研究的首要任务。
2.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于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3. 语素
【答案】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是不能独立运用的构词语素。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出不同的类型。根据语音的数量可以划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如“马”是单音节语素,“葡萄”和“歇斯底里”是多音节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如“石头”中“石”是词根,“头”是词缀。
4. 音位变体
【答案】音位变体是指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又称音品。即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音位与音位变自由变体”两种。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必然变体”; 自由变,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习惯变体”。
5. 联想意义
【答案】联想意义是指一个词除了它的基本意义以外所具有的附加涵义。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象征功能等。
(1)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如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前者适用于朋友之间等随意的、面对面的私人交际的场合; 后者适用于教育、学术、宗教等领域和国与国之间、上下级政府或机构之间等严肃、正式的非私人性交际场合。
(3)词的象征意义常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相关,比如“喜鹊”在捷克语中叫strake ,基本概念和指称与汉语的“喜鹊”是相同的,但在捷克语中却是小偷小摸的象征,与在汉语中喜庆的象征意义人不相同。
二、简答题
6. 阶级怎样影响语言?
【答案】语言虽然没有阶级性,“但是人们、个别的社会集团、个别的阶级对于语言远不是漠不关心的。他们极力设法利用语言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各个阶级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不能不给语言以一定的影响。
(1)首先,语言是社会各阶级共同的财富,它是在全社会的运用中,不断发展、丰富起来的。因此,各个阶级对语言的发展、丰富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这是阶级影响语言的主要方面。
(2)与此同时,各个阶级还企图给语言一些特殊的影响
①一种表现是,各个阶级有时候把自己特别的词语“强加到语言中去”。
②另一种表现是,各个阶级“有时把同一的词和语理解得各不相同”,就是说,在对词语的共同理解之外,各个阶级给它们加上一些阶级色彩。
7. 谈谈如何区分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答案】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二者的差别主要是其材料基础不同:
(1)音质音位
音质音位是以语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音位。音质音位分为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它们都是通过音质的不同起区别作用的。元音音质音位可以根据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圆展来区分。例如/i/和/y/这两个音位,发音时由舌一位前后、高低、圆展与否决定,就是音质音位。辅音音位则可以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区别。如/k/和/kh /是根据发音方法的不同来判断的。
(2)非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是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以区别于山音素构成的音质音位。在语音中,音高、音强、音长也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也能构成音位。这些非音质音位总是附着在语流中的某一音段(包括音节、音素等)上面,
在语音线性序列中不占有一个时段,所以也称为超音段音位。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
①调位
主要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位称为调位,又称声调。调位是汉藏语系诸语言中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声调的语言里调位是词的语音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一个音节,只要声调不同,语音形式和意义也就不同。汉语的声调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它是由一个音节之中音高的高低及其变化曲线表现出来的。同一个音节,声调不同,词或语素的语音形式就不同,因而意义也不同。“妈”、“麻”、“与”、“骂”的元音辅音和它们组合的顺序是一样的,都是/ma/,只是由于音高变化不同才使它们成为语音形式不同、意义迥异的四个语言单位。这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称为调位。
②重位
主要由音强特征构成的音位称为重位。构成重位的非音质特征常常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以某一特征为主,兼有其他特征,而且在不同语言里的情况也不一样。例如俄语里构成重位的因素是以音强和音高为主。重音在英语、俄语等语言里是一种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词义的重要手段。例如英语
式,例如
③时位
由音长特征构成的音位称为时位。长短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元音上,在我国广州话和许多少数民族语言里,时位都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作用。例如汉语广州话[ka:i 55]街、[kai55]鸡; [sa:m 55]三、[sam55]心。
总之,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是根据各自不同的语音材料中划分出的,取材基础的不同是二者最大的不同。
8. 为什么说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
【答案】(1)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任何语言的产生、发展和死亡都是与一定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死亡息息相关的。在语言研究中利用一些自然科学的成就固然是语言学的一个进步,但无论怎样地研究语言都不能改变语言是社会现象这一事实。语言除了具有社会属性之外,还具有自然属性。但是,语言的一切自然属性都不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2)语言不是个人现象。任何语言都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被创造的,而且是经过许多时代由全社会创造出来的。当然,人们也不能抹煞个人在语言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既然社会推动了语言的发展,那么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个人在语言发展中就会有一分作用。语言中的创新在得到社会公认而普遍使用之前,总是先出现在少数人的言语中的。
9. 举例说明什么是共同语。
【答案】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作共同语。在氏族社会里,由于每个社会
,(活跃的),是形容词,意思是“满足”(本能)等。在有些语言里,重音和轻是名词,意思是“内容”。语言学中把这种音、长音和短音也可以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从而区别意义的作用。英语用重音来区别词的语音形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称作重位或势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