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系611体育基础综合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答案】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全面多样,使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2. 批评法
【答案】批评法是指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作出否定评价,用以克服和改正其缺点错误的一种教育方法。
3. 智能训练
【答案】智能训练是指有计划的安排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和提高体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各种能力,提高他们智力训练的过程。
4. 学校体育
【答案】学校体育是指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它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比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5. 体育锻炼的补偿性
【答案】体育锻炼的补偿性是指补偿体育课不能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要,补偿学生感情,调节心理平衡
6. 全面发展教育
【答案】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的全方位、多方面的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况,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
7. 自觉积极性原则
【答案】自觉积极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变成自觉的行动。
8. 大众体育
【答案】大众体育是指以适宜的身体活动和卫生措施为媒介,以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以全面发展青少年儿童身心为目标的一种有目的、有
计划的学校教育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
9. 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
A. 单一的
B. 多样的
C. 没有差异
D. 有差异,但不大
【答案】B
10.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方法不包括( )。
A. 教师自我评价
B. 同行专家评价
C. 上级领导评价
D. 学生评价
【答案】C
【解析】体育教师教学评价方法有教师自我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和学生评价三种方法。 11.体育教学研究中,选择两个自然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实验前后进行对比测试,该实验属于( )。
A. 前实验
B. 真实验
C. 准实验
D. 非实验
【答案】C
【解析】准实验研究是指在无须随机地安排被试时,运用原始群体,在较为自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A 项,前实验不能控制无关变量,无法判断因果关系;B 项,真实验能够控制无关变量,能够随机分配被试;D 项,非实验设计基本上是对现象的自然观察。使用这种设计,基本上不对额外变量做有效控制。一般可以为进一步实施更严格的实验设计积累资料。 1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是在( )。
A.50年
B.100年
C.150年
D.200年
【答案】C
【解析】在中国,“体育”一词最早见于1904年,在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提到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时说:“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地。”在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上也提到:“体育功夫,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
13.中小学每周应安排课外体育活动( )。
A. —次以上
B. 两次以上
C. 三次以上
D. 四次以上
【答案】C
14.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优秀行为作出肯定评价是一种( )。
A. 说服法
B. 榜样法
C. 表扬法
D. 评比法
【答案】C
15.在体育教学中为达到増强体质的目的,在贯彻适量运动负荷原则时,必须遵循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把下次课的运动负荷安排在上次课后的( )。
A. 复原阶段
B. 超量恢复阶段
C. 相对恢复阶段
D. 工作阶段
【答案】B
16.《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其他文化课不同,它属于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 )。
A. 实践类技能课程
B. 技能类提高课程
C. 实践类锻炼性课程
D. 技能类锻炼性课程
【答案】A
【解析】《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属于实践类技能性的课程。选择、开发和引进的教材内容应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17.重复训练法,每次训练强度较大,为保证质量,下次练习前心率应恢复到( )。
A.140次/分以上
B.130次/分以上
C.120次/分以上
D.110次/分以下
【答案】D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