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电视采访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4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通盘考虑电视采访现场的要素构成,重新认识为什么说电视采访现场的信息是“场”态的。信息呈“场”,给电视记者提出了怎样的特殊要求?
【答案】(1)对电视采访现场的信息“场”态的再认识“场”信息结构的提法借用了物理学的概念,它可以清晰地表明信息“场”区别于以往的纪实拍摄中的线形结构。以前,电视记者在现场的处理方法通常是以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摄,后期编辑时再缀接起来,加上解说,形成意义。而“场”的概念是包括一个场面事件中其行为动态的相互关系、形象、声音、环境、氛围、心态所累积出的一个可供观众观察和体验的时空。
电视采访的现场信息以“场”态呈现,这一方面给电视报道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求电视记者在采访时必须记录和营造富含信息量的现场氛围。电视采访需要通过以画面为主的形象素材合理而准确地结构这些“场”态信息。其中,氛围、心态的记录与积累是关键。
(2)信息呈“场”,给电视记者提出的特殊要求
①现场的氛围和心态是指事件在镜头前积累起来的一种状态,是情节发展、人物言行、人际关系等在记录过程中演化而成的紧张程度,是现场人物心态的外化形式。氛围和心态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看到,记者要通过对现场过程和关键环节的准确把握和记录,使观众体会和感受到。
②记者需要努力探索长镜头在积累氛围、记录心态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要学会现代纪实手法,在现场以沉稳的心态记录生活:不但能通过谈话创造氛围,还要能用摄像机镜头敏锐及时地抓拍到这些现场的细部。
2. 在采访现场,电视记者如何把握参与和观察两者的关系?
【答案】参与和观察是电视记者存在于采访现场的两种方式。
(1)电视记者的现场观察实质上是指“发现”。除了发现现场各种视觉和听觉等形象的表面形态和特征之外,合格的观察还应洞悉这些形象要素的内在含义和相互间的联系,不仅要“见形”,还需“见义”,既要发现有价值的现场形象,又要对形象的内涵的和外延的意义加以判断,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记录。
(2)在采访现场,电视记者还要注意积极参与。所谓现场参与,是指电视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不是简单地用眼发现而己,现场一切有价值的形象都要以人的“参与”为前提进行“物化”记录。电视展示的真实时空使记者参与成为可能,也正是记者在采访时的人本化参与,赋予电视采访以极大的自由度和创造性。
记者的参与包括心理参与和行动参与两方面。一般来说,以心理参与为主的电视采访会形成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