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会计学之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利润

【答案】利润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 交易性金融资产

【答案】金融资产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①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卞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者回购; ②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部分,具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③属十金融衍生工具。

3. 相关性与可靠性

【答案】(1)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必须满足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基本质量特征。预测价值是指因为投资者的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所以会计信息能够帮助投资者预测以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反馈价值是指投资者在获得会计信息以后,能够据以修正某些以前的认识;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及时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以及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2)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小受错误或偏向的影响,能够真实反映公司经营的情况。可靠性包括公允披露、中立性、无重大误述、完整性和谨慎性。所谓公允披露,即客观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该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依据,能够客观地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所谓中立性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信息时,应该保持—种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 所谓无重大误述是指会计信息应该反映企业财务的内容; 所谓完整性,要求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上的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特定期问的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 所谓谨慎性或稳健性,是指当存在若干种备选方案时,企业在处理会计信息时应该从中选择—种不高估企业收入和资产、不低估企业负债和费用的方法,最终确保不高估企业的净资产,也不导致利润虚增。

(3)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但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很难同时兼顾的,如果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往往就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反之,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往往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关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问题,目前存在两种比较有代

表性的观点:以美国SFAC 为代表,将相关性和可靠性并提,但究其背后,还是比较赞成相关性的优先性; 以英国ASB 为代表,认为可靠性优先于相关性,会计信息披露应该从可靠性的信息集合中选择最相关的信息。

二、简答题

4. 不同财务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答案】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财务报表按照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之间的区别

资产负债表是总体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构成情况的财务报表,它是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资产负债表的整体结构是根据“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设计的,采用左右对称的结构,左方列示资产项目,反映全部资产的分布及其存在形态; 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反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和构成情况。资产一方的项目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一方的项目均按流动性由强到弱,从上至下排列。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以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 可以分析和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还可以把当期与前期资产负债表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和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情况的财务报表。在利润表中所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所有收入和所有费用,以及据此计算得到的报告期的利润或亏损,是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是一种动态财务报表,它还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获利水平,据此可分析企业利润或亏损的成因,评估企业的经营效益。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以现金为基础编制,其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变动有自身的特点,即提供企业一定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通过报告企业现金的来源、运用、净额的增减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流动性,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在一定期问内企业的现金来源、用途及现金余额变动的原因等信息。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指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全面反映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不仅包括所有者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重要结构性信息,特别是要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让报表使用者准确理解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根源。

(2)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联系

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则务报表,反映特定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的则务状况。利润表是动态报表,反映一定时期特定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经营成果最终形成对企业

财务状况的影响,利润表的影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也就是所说的勾稽关系。用公式表达为:特定会计主体一定期间的损益一期末留存收益一期初留存收益。

②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特定会计主体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而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特定会计主体一定期间的财务变动状况,这种变动状况集中体现在主体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上。财务状况变动的结果必然反映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之中。因此,现金流量表的结果必然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用公式表示为:特定会计主体的现金流量变化净额一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额一期初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额。

③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另外,利润表是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基础,通过营业收入、支出或净利润可推算出现金流出、流入情况。

5. 如何计算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答案】(1)应交增值税的计算

增值税是流转税中的主要税种,是就企业货物或劳务的增值部分征收的税金,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我国将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健全与否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①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其计算公式为:

应交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

②一般纳税人除了小规模纳税人以外都是一般纳税人。其计算公式为:

应交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2)应交消费税的计算

消费税是对生产、委托加工及进口应税消费品(主要指烟、酒、化妆品、高档次及高能耗的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消费税的计税方法主要有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从价定率根据商品销售价格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交消费税; 从量定额根据商品销售数量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算应交消费税。计算公式分别为:

从价定率应交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从量定额应交消费税=应税消费品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

(3)应交营业税的计算

营业税是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的应交税额按照营业额和规定的营业税税率计算确定。其计算公式为:

应交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税率

(4)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①城市维护建设税(简称城建税)是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其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为依据,按纳税人所在地适用的不同税率计算征收的一种税。其计算公式: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城建税率

②教育费附加是国家为了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而征收的一项费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