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商业大学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鲍莫尔一托宾模型

【答案】鲍莫尔一托宾模型是对凯恩斯货币交易需求理论的发展。它分析了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收益,持有货币的收益是方便,成本是放弃利息。它描述了个人对货币资产的需求,正向地取决于支出而反向地取决于利率。它还表明,去银行的固定成本的任何变动都会改变货币需求函数,即它改变了任何给定利率和收入上的货币需求量。

2. 附加预期的总供给函数

【答案】附加预期的总供给函数又称卢卡斯总供给函数,是指加入预期价格后表示产出与价格变动关系的总供给函数,用公式一般表示为:

式中,y 为总产出,P 为价格水平,y*为经济的潜在产量,参数,为预期价格。

附加预期的总供给函数表明,经济的总产出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上升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预期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偏离会导致实际产出与经济正常产出的偏离,如果价格水平等于人们的预期值,则总供给等于自然率的产出水平。否则,随着现实价格水平超出预期的价格水平,产出增加到自然率水平之上。

3. 公开市场业务

【答案】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

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①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 ②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 ③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 ④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例如,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 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作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主要体现在:①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控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使其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 ②中央银行

,避免“被动等待”; ③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主动出击”

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连续性、经常性、试探性甚至逆向性操作,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但是,公开市场操作受到诸如商业周期、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求必须具备一个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

4. 托宾q 比率

【答案】托宾q 比率是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率。这里的资本重置成本是在现有的产品市场条件下,重新创办该企业的成本。股票的市场价值反映的是股票持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的价格预期。因此,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如果企业的市场价值小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即q<1时,说明买旧的企业比建设新企业便宜,于是就不会有投资; 相反,如果企业的市场价值大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即q>1时,说明新建造企业比买旧企业要便宜,因此会有新投资。就是说,当q 较高时,投资需求会较大。

可以看出,投资是q 值的增函数。托宾通过q 值把金融市场和实际经济活动联系起来,推进了传统投资理论的发展。

二、简答题

5. 形成自然失业率的原因有哪些? 你认为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因素有哪些? 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答案】(1)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形成自然失业率的原因在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如劳动力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愿望、现有下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

(2)自然失业主要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指,由于信息的不畅达或者获得信息花费的成本较高,处于寻找工作状态中的人。结构性失业指,由于产业部门结构调整引起的失业。对于我国来说,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信息的发达程度、交通运输状况、个人心理(如频繁跳槽、对外地打工的不偏好等)、户籍制度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都是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可能因素。

(3)为降低自然失业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搭建就业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即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形成集就业登记、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社保关系转移等为一体的公众信息服务网络。将信息系统向有条件的社区和乡镇延伸,提供劳动保障的个人信息查询。利用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加大网络就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②加强就业服务载体建设。加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就业训练中心等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为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失业的公民提供职业培训,减少结构性失业。

③推进户籍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6. 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与功能财政政策有何区别?

【答案】(1)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按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分两种:①年度平衡预算要求实现每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 ②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即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顶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补衰退时的赤字,实现整个周期盈余与赤字相抵。功能财政思想则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可根据反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政府则政政策的正确制定与执行。

(2)平衡预算财政与功能财政思想的共同点是,两者的目的均是设法使经济保持稳定。 (3)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平衡,甚至以此作为预算目标,后者则不强调这点,而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以及经济的稳定增长。可见,功能则政思想是对平衡预算则一政思想的否定。

7. 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两项中哪一项对总需求变动影响更大些? 朝什么方向变动?

【答案】政府为减少经济波动往往运用财政政策来管理总需求。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会对经济周期作出反应,其中,转移支付对总需求变动影响更大些,并朝反周期方向波动。分析如下:

经济衰退时,失业津贴、贫困救济、农产品价格补贴等支出会自动增加; 而经济繁荣时,这些支出会自动减少。而政府购买则变动较少,因为国防费、教育经费以及政府行政性开支等有一定刚性,不可能随经济周期波动很大,对总需求变动影响较小。

8. 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统计中存在着哪些不足?

【答案】GDP 是现代国际社会用来衡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极为重要的指标。虽然GDP 概念被普遍运用,但是GDP 在统计中存在以下不足:

(1)GDP 不能全面地反映总体经济活动,一些经济活动没被计入GDP

①国内生产总值是按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交易价格计算的,因此非市场交易活动无法被计入。自给性的生产与劳务(例如家务活)就不在GDP 统计范围之内,非法经济活动没有被计入GDP 。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非法经济活动,如黑市交易等。

(2)GDP 不能准确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人类行为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福利。GDP 反映了总产量水平及其变化。但是人们所得到的福利却不一定和总产量同方向变化。如产量的增加有可能伴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减少,闲暇所带来的福利就会减少。

(3)GDP 的统计有一定的误差

GDP 许多数据是根据抽样调查得出来的,其中包含一定的误差。有些数据是根据人们的申报得出来的,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申报时往往并不反映真实情况,因而统计出来的数字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假成分。此外,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具体的政策规定不同,故统计出来的GDP 并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