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中俄联合研究生院)828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感染复数。
【答案】感染复数是指感染时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比值,也就是平均每个细菌感染噬菌体的数量。
2. 营养物。
【答案】营养物是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在微生物学中,它还包括非常规物质形式的光辐射在内。
3. 生物药物素。
【答案】生物药物素是指比抗生素疗效更为广泛的生理活性产物如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诘抗剂和抗氧化剂等微生物的其他次生代谢物。
4. 锁状联合。
【答案】锁状联合是指在某些担子菌的次生菌丝上,在菌丝细胞隔膜处外面,形成的一种桥接状的菌丝结构。
5. 有性杂交。
【答案】有性杂交一般是指不同遗传型的两性细胞间发生的结合和随之进行的染色体重组,进而产生新遗传型后代的一种育种技术。
6. EMB medium
【答案】EMB medium 即伊红和美蓝培养基,是一种常用来检测饮用水、牛乳的大肠杆菌等细菌的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和美蓝作为指示剂,如果有大肠杆菌,因其强烈分解乳糖而产生大量的混合酸,菌体带H ,故菌落被染成深紫色,从菌落表面的反射光中还可以看到金属光泽。
7. 附着胞。
【答案】附着胞是一些植物寄生真菌在其芽管或老菌丝顶端发生膨大,并分泌粘状物,借以牢固地粘附在宿主的表面的结构。在其上可形成纤细的针状菌丝以侵入宿主细胞吸取养料。
8. 悉生生物。
【答案】悉生生物是指凡已人为地接种上某种或某些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动物或植物。
+
二、简答题
9. 在转导实验中,在基本培养基上除了正常大小的菌落以外,还发现有一些微小的菌落,试分析出现这些微小菌落的原因。
【答案】出现微小菌落的原因是发生了流产转导。
由于供体菌的片段不能重组到受体的染色体上,它本身不具有独立复制的能力,随着细胞的分裂,供体片段只能沿着单个细胞传递下去,因为供体片段所编码的酶有限,每一个没有得到供体DNA 片段的子细胞不能合成新酶,但仍含有母细胞残留的酶,只能使细胞分裂一、二次,所以形成的是微小的菌落。
10.什么是种?试述种、模式种与模式菌株间的关系。
【答案】(1)种的定义:
种是一个基本分类单位,它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菌株的总称。在微生物尤其在原核类微生物中,种的定义是极其难定的,至今还找不到一个公认的、明确的种的定义。
(2)种、模式种与模式菌株间的关系:
在微生物中,一个种只能用该种内的一个典型菌株来作具体标本,这一典型菌株就是该种的模式种。模式菌株是一个种的具体活标本,它必须是该菌种的活培养物,是从模式菌种传代而来。它应保持着纯培养状态,即在性状上必须与原初描述密切相符。
11.简述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答案】大肠杆菌的生物特性有:
(1)大肠杆菌是埃希氏菌属的模式种。
(2)化能有机营养,兼顾呼吸和发酵两种产能系统。
(3)肠道内正常菌群,合成维生素B 、维生素K 供人体利用,产大肠杆菌素,可抑制肠道内痢疾杆菌等致病菌和腐生菌的孳生。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肾、膀胱等泌尿系统的肠外感。
12.举例说明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答案】以青霉素等不敏感的抗性菌株的研宄表明,抗性菌株具有以下特点:
(1)细胞质膜透性改变
(2)药物作用靶点改变,二氢叶酸合成酶是磺胺类药物作用的靶点
(3)合成了修饰了抗生素的酶
(4)抗性菌株发生遗传变异,发生变异的菌株导致合成新的多聚体,以取代或部分取代原来的多聚体。抗性菌株所具特征表明了它们耐药性的机理。
13.ED 途径可为合成代谢提供哪些物质?
【答案】ED 途径如下图:
图
在ED 途径的特点是葡糖糖只经过4步反应即可快速形成的2丙酮酸,且最终生成2分子A TP 。其中的6-磷酸-葡萄糖、3-磷酸-甘油和丙酮酸可以用作合成代谢。
14.简要描述连续培养与分批培养的主要差异。
【答案】连续培养与分批培养差异如图所示:
表
15.试述T 细胞在机体抗传染免疫中的作用。
【答案】T 细胞是一种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小淋巴细胞,主要执行细胞免疫功能,包括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迟发型超敏反应,也参与抗体的形成和炎症反应等。T 细胞在一系列的分化过程中,T 细胞的表面标志及功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整合。当受到抗原刺激后,T 细胞会进一步分化、增殖,以发挥其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功能。
16.如何检查细菌的运动性?
【答案】(1)镜检法
将待检样品制成菌悬液,滴一点菌液于一盖玻片上,取一凹窝载玻片,将凹窝对准菌悬液盖在盖玻片上,然后将盖玻片和载玻片一起翻转,让菌悬液在凹窝上的盖玻片下。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应找悬液的边缘,因细菌为了更多地接触空气,总向水滴的边缘运动。观察时要注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