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古代中国研究教育方法论观点的特点?

【答案】(1)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

(2)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

(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4)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而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思想观点。

2. 简述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要求及应如何建立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

【答案】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基本要求是:

(1)一致性,即评价指标体系须与总体目标一致。

(2)独立性,指所确定的评价指标应具相对独立性,外延不交叉。

(3)可测性,指标应当具体,用可操作化语言表达,并可以进行测量或观察。

(4)可行性,即可用、有效性高。

建立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主要表现在:

(1)要对教育实验目标进行科学分析

(2)要了解编制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程序

(3)在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要用质和量的方法对每项指标及其指标体系的构成结构进行检验。在综合分析时,既要考虑指标系统的因素构成,又要考虑指标系统各因素的关系程度。

(4)要使评价指标有个性特点。

3. 简述科研群体的基本特点。

【答案】科研群体,是指将相同专长或不同专长的人组织成课题组进行科研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

(1)在同一群体中,有共同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课题。

(2)群体内组成几员在知识、技术、能力、专业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质,各有专长。不同知识能力结构,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研究风格,从而形成异质互补的趋势。

(3)群体不是单个人的简单集合体,而是有一定组织结构及行为规则,以约束和规范每个成员的行动,从而在组织体制上保证科研群体的正常运转。

(4)群体由理论基础宽厚扎实,有丰富经验,作风正派,具有组织能力的人担任课题负责人,并在群体内形成一支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骨干研究力量。

群体科学研究,由于人员结构合理,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的科研能力,发挥出群体的整体效应,因此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既能承担难度大的理论性课题,又能承担针对性强的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决策性研究课题,并且能从一个研究方向迅速转到相关的另一研究方向,高质量地完成科研任务并尽快地出成果。群体科研,有利于建设、发展学术梯队,培养学术研究的骨干,尤其是使中青年研究人员,通过课题研究迅速増长经验和才干。

二、论述题

4. 举例说明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发展。

【答案】比较研究是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差异的比较中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从而探索规律。

比较研究早在纪元前就得到了应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曾对158个城邦政制(宪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写出了著名的《雅典政制》一书。但比较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在19世纪以后。

(1)据国外学者的考察,一般认为教育比较研究法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旅游者的传说”。希腊、罗马以及后来的马可•波罗,以直接观察者的立场,将所见到的国外统治者对年轻一代教育的情况所做的“口头描述”。

②记实研究阶段。19世纪,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访问,搜集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授法资

,对欧州各国考料并作简单类比,以为借鉴。如英国的马瑟•阿诺德(Arnold Matthew1822~1888)

察后撰写《欧洲大陆的学校和大学》的考察报告。还有美国的亨利•巴纳德(Barnard Henry1811~1900),法国的维克托•库森(Victor Cousin1792~1867),他们借鉴外国先进教育观点,研究外国的教育制度,并为本国所用。这是一种带有功利与实用目的的教育借鉴活动,还不能解释现象的种种内在原因。

③分析研究阶段。20世纪前60年期间,受社会学发展的影响,一批学者逐渐采用了分析教育现象因素的方法。用理性推断法努力探究影响各国教育体制差异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对社会与教育之间关系的深刻分析。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阿萨克•康德尔(Kandel.I.L. ,1881~1965)。他采用分析法,根据搜集到的各国情报,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历史的、功能性分析。分析特定教育现象形成和发展的各种相关因素。

康德尔认为制约各国教育的一大因素是民族主义和国民特性。他还预测,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将会在教育目的和课程上趋于接近,只是各国用于解决教育课题的方法和手段依存于本国的传统和文化罢了。由于过分强调析因比较分析而陷入割裂的非此即彼的形式主义误区,单独抽取因素而整体受到肢解,导致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④多样、综合的系统比较研究方法阶段。60年代以后,比较研究运用社会科学的、准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定量定性资料深入分析认识变革中的教育结构,确定各种因素在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寻求更科学、更精密的方法。

(2)当今,比较研究方法面临的挑战表现在:

①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将单一国家或个体作为唯一研究的框架,更强调区域性大型研究;

②强调以群体为研究对象,要求改变过去那种线性单向的输入或输出的二元比较研究格局和简单的归因分析,更强调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比较分析,要求跨文化多学科的参与;

③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对量化方法的盲目迷信。更关注实际的生动丰富的教育实践和过程的定性研究,同时注意定量分析。而新的研究热点的出现,逐步改变了研究的方向,比较研究方法必须现代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