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师范大学美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美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答案】美术作品就其本质而言是审美对象,是精神产品。但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它又能成为美术市场中交换的对象,具有商品属性。所谓艺术的商品属性,就是至艺术作品作为劳动产品和交换物双重属性的统一,是市场附加在作品上的一种外在的社会属性。
(1)在一定条件下美术作品会成为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美术作品是艺术家付出艰苦劳动所得的一种劳动产品,一旦这种产品(艺术作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换取相应的报酬,美术作品就成为商品。
(2)美术作品是一种特殊商品。首先,它是一个欣赏对象,是精神产品,具有不同于其他一般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其次,美术作品不同于一般产品的地方还在于‘已受到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各种思潮观念和风尚的影响。由于这两点,美术作品的价格在艺术市场的交换中并不一定能真正得到价值的实现。
(3)美术作品作为美术家的劳动成果,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美术作品投入市场,美术作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变为可以交换的产品。它的价值就表现为交换价值即价格。美术作品的价值是内在艺术性范畴,价格是外在现象性范畴,美术作品的价值是在价格背后起调节作用的因素。美术作品价值大小由美术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和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所决定。
2. 简述美术的“审美”具有哪些特点? (美术的一般审美性格)
【答案】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以其审美的性格区别于宗教、哲学等其它意识形态:即它是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反映和认识社会生活,并以审美的手段生产产品、创造精神成果。
(1)“审美”具有实践性与主体性的特点,关系到“审什么”和“由谁来审”。
(2)“审美”的第二个特点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美术创造是一种什么创造,美术作品是创作主体为着美的目的、按照美的规律而创造出来的事物,体现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特点。
(3)“审美”的第三个特点是它的形象性,形象性是一切文学艺术审美特性的核心性质,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
(4)“审美”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是情感性,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审美情感是艺术区别于哲学或科学的标志。
3. 简述对“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认识。
【答案】“昔家富贵,徐熙野逸”是五代时期西蜀画家黄荃和南唐画家徐熙花鸟画风格的总称。
(1)黄筌,西蜀宫廷画家。他继承唐代传统,所画题材多表现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以及其用于装饰宫廷的特点,被称为“黄家富贵”。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融,几不见勾勒痕迹,情态生动逼真。代表作有《写生珍禽图》。
(2)徐熙,南唐画家。终身不仕,自命高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草的格式而有所创造,被称为“徐熙野逸”。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他的画注重落墨,有“落墨花”之称。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信笔书写,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代表作有《王堂富贵图》《石榴图》。
(3)黄筌、徐熙一在宫廷,一为处士,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及不同的笔墨技巧,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从而出现了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次以画家风格为分野的花鸟画派,被称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对后世花鸟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 怎样理解美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
【答案】形象思维应该是形象的思维,即运用形象来进行的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形象性、逻辑性、情感性和想象性。
(1)形象思维是美术创作的唯一思维方式。思维是指理性认识及其过程,是相对于感性认识而言的。艺术的认识过程,主要是受理性制约的感性作用来完成的。艺术的认识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美术创作在形象思维方面,表现的更加突出、更加明显、更加有代表性。
(2)形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想象,最终创造出审美意象。形象思维实质上就是充满情感的、合乎逻辑的、创造性的想象。美术创作中形象思维活动的过程可表述为:
表象(视觉印象)象的概念(内心视象)
果是审美意象的创造。
审美意象。 形(3)总之,美术创作的思维活动,是以视觉形式语言为思维工具的形象思维活动,思维的成
二、论述题
5. 谈艺术的形象性、真实性、典型性及其关系。
【答案】(1)艺术的形象性
①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按照一般的说法,艺术形象有三大特性: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②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a. 艺术作品都必须以感性的形态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
第一,从创作过程来看
艺术形象有感觉、直觉的认识基础,任何艺术家都是从个别的、具体的生活感受开始进入创
作的,并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或图解概念。
第二,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
作品的形象首先投之于观众的感官,诉之于观众的直觉。离开个别的、具体的、直观的可感性,形象便不存在,作品本身也不存在。
b. 艺术形象以可感的现象形态表现深层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艺术形象不仅仅是它的感性形式或感性因素,还必须以具体的感性形式表现深刻的理性内容,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③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因素的统一
a. 浪漫主义艺术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浪漫主义艺术偏重主观的表现,强调情感与理想,浪漫主义艺术中的形象都有客观的基础和现实生活的来源。
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艺术大师,他的代表作《自由神引导人民》中的自由女神形象是主观理想的象征,同时也是人民的化身,而这幅画所反映的正是1830年法国人民“七月起义”这一客观现实。
b. 现实主义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现实主义艺术偏重客观的再现,强调写实与逼真。但是现实主义艺术中的形象又都体现着艺术家的主观意识。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画家库尔贝的《石工》、《割麦的农妇》等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十九世纪法国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同时融合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和评价。
(2)艺术形象的真实性
①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是一切优秀作品的基本要求。
②内容
a. 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
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即再现的真实,是指艺术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实际,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这是一般再现型或再现性艺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
b. 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一一表现的真实
第一,在创作手法上
表现性艺术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
第二,在创作倾向上
表现性艺术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艺术中表现的真实,即艺术形象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家的真诚与真挚。
第三,表现性艺术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
(3)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①艺术典型的内涵
艺术典型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它以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