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cAMP

环化腺苷酸,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由于某些激素或其他信号分【答案】CAMP

子刺激,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 TP 环化而形成。

2. 镰刀形细胞贫血病(sickle-cell anemia)。

【答案】病人的血红蛋白分子与正常人血红蛋白分子的主要差异在P 链上第6位氨基酸残基,正常人为谷氨酸,病人则为缴氨酸。缬氨酸侧链与谷氨酸侧链的性质和在蛋白质分子结构形成中的作用完全不同,所以导致病人的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呈镰刀状,当红细胞脱氧时,这种镰刀状细胞明显增加。

3. zinc finger。

【答案】Zincfinger (锌指结构)最早发现于转录因子TF^IA,为5SrRNA 基因转录所必需,是反式作用因子DNA 结合结构域中的一种基序结构,含一至多个重复单位。每一锌指单位约有30个氨基酸残基,

形成一个反向平行

基和

螺旋上两个组氨酸残基与

中,两个发夹,

随后是一个螺旋,由片层上两个半胱氨酸残螺旋上的氨基酸构成四面体配位结构。另一种类型是在其DNA 结合结构域锌簇,每个锌离子与四个半胱氨酸残基构成四面体结构。其中,

残基参与识别不同的DNA 。

4. 皂化值(saponification number)。

【答案】皂化值又称皂化价,是皂化lg 脂肪所需的K0H 毫克数,它与脂肪(或脂酸)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

5. 促进扩散。

【答案】促进扩散是指不需要消耗代谢能量,小分子物质利用膜两侧的电化学势梯度而通过膜上的载体蛋白或离子通道进行转运的方式。

6. 抗体酶(abzyme )。

【答案】抗体酶即催化性抗体,是抗体的高度特异性与酶的高效催化性巧妙结合的产物,其本质上是一类在可变区赋予了酶活性的免疫球蛋白。

7. 变构作用。

【答案】蛋白质在行使其生物功能时空间结构往往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改变分子的性质,这种现象称为变构现象,又称别构现象或变构作用。例如,血红蛋白表现其输氧功能时就是一个例子。

8. 糖的变旋性。

【答案】糖的变旋性是由开链结构与环状结构在形成平衡体系过程中的比旋光度变化所引起的。

在溶液中 葡萄糖可转变为开链式结构,

再由开链式结构转变为葡萄糖;同样葡萄糖也转变为开链式结构,

再转变为葡萄糖。经过一段时间后,三种异构体达到平衡,形成一个互变异构平衡体系,其比旋光度亦不再改变。

二、问答题

9. 溶液A 中含有浓度为lmol/L的20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溶液B 中含有0.05mol/L的400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所以每种溶液含有的总的核苷酸残基数相等。假设DNA 分子都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1)当两种溶液的温度都缓慢上升时,哪个溶液首先得到完全变性的DNA?

(2)哪个溶液复性的速度更快些?

【答案】(1)溶液A 中的DNA 将首先被完全变性,因为在20个碱基对螺旋中的堆积作用力比在400个碱基对螺旋中的力小很多,在DNA 双链的末端的DNA 的碱基对只是部分堆积。在片段短的分子中这种“末端效应”

更大。

(2)在溶液A 中复性的速率更大。成核作用(第一个碱基对的形成)是一个限速步骤,单链分子的数目越大,重新形成碱基对的概率就越大,因而在溶液A 中的DNA (含有2mol/L单链DNA )将比溶液B 中的DNA (含有0.1mol/L单链DNA )更快地复性。

10.根据化学计算,在尿素合成中消耗了4个商能磷酸键能在此反应中天冬氨酸转变为延胡索酸,假设延胡索酸又转回天冬氨酸,尿素合成的化学计算结果如何? 消耗了几个高能磷酸键?

【答案】延胡索酸形成天冬氨酸不影响尿素合成的化学计算,因此尿素合成的化学反应式仍为

此共消耗了4个高能磷酸键。

11.在有氧情况下,细胞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开始能产生多少ATP?

【答案】

总共将产生

完全氧化产生10个A TP 。

因个A TP :胞液中的PEP 底物水平磷酸化形成1个A TP ,丙酮酸进入个A TP , 乙酰CoA 进入柠檬酸循环线粒体基质,在其脱氢酶系脱氢生成的1NADH

作用下产生

12.铁硫蛋白和细胞色素传递电子的方式是否相同? 为什么?

【答案】铁硫蛋白和细胞色素传递电子的方式是相同的,

都是通过铁的价变即的互变来进行电子的传递。它们的差别在于细胞色素的铁是血红素铁,铁与血红素分子紧密结合;而铁硫蛋白的铁是非血红素铁,与蛋白质中Cys 的硫和无机磷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铁硫中心。

13.增强子(enhancer )是一种可以增强基因转录起始的顺式作用元件,其作用特点是没有方向性,无论位于靶基因上游、下游或者内部都可以增强基因的转录,试分析增强子增强基因转录的机理。

【答案】増强子可能通过影响染色质DNA-蛋白质结构或改变超螺旋密度而改变模板的整体结构,从而使得RNA 聚合酶更容易与模板DNA 结合,起始基因转录。

14.试从营养物质代谢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减肥者要减少糖类物质的摄入量(写出有关的代谢途径及其细胞定位、主要反应、关键酶)?

【答案】因为糖能为脂肪(三酯酰甘油)的合成提供原料,即摄入大量的糖类能转变成脂肪而储存。

(1)葡萄糖在胞液中经糖酵解途径分解生成丙酮酸,其关键酶有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2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并在其脱氢酶系催化下氧化脱羧成乙酰

脂肪酸的原料;

(3

)乙酰

酸;

(4)胞液中经糖酵解途径生成的磷酸二羟丙酮还原成盯磷酸甘油,

后者与脂酰

移酶催化下生成三酯酰甘油(脂肪)。

15.简述膜内外物质是怎样跨膜出入细胞的。

【答案】膜内外物质(分子或离子)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转运出细胞,不需要由胞

内水解来供能,这种转运过程称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分三种形式扩散:

(1)简单扩散,物质通过质膜脂双层和质膜小孔进行通透,水和水溶性小分子及易溶于脂的非极性小分子可自由扩散。

(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亲水性分子,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质膜上内在的载体蛋白的协助,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浓度运输入细胞,载体蛋白分为分子和离子两种载体,如分子载体运输葡萄糖;

又如离子载体缬氨霉素选择性地运输

(3)通道运输,它有开放的闸门,通道受刺激时打开,有三种即配体门通道、电压门通道和应力活化的门通道。膜内外物质(如离子、营养物质代谢小分子)通过质膜上的泵和载体蛋白逆

后者与草酰乙酸在柠檬用作合成酸合酶催化下生成柠檬酸,再经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出线粒体,在胞液中裂解为乙酰在胞液中被其羧化酶催化生成丙二酰再经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合成软脂在脂酰转